北晚首页

新闻娱乐

小提琴大师盛中国昨夜病逝 享年77岁

2018-09-08 10:09 北京晚报 TF003

据《文汇报》、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中国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张正地等多方证实,昨晚,中国著名小提琴家、一代小提琴大师盛中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7岁。

人物生平

  • 1941年出生于重庆,五岁开始跟随同为著名小提琴家的父亲盛雪学琴,七岁第一次公开演奏,九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向全国广播,被听众赞为“天才神童”。
  • 1954年,盛中国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举行的纪念莫扎特诞辰200周年的音乐会上,在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管弦乐队协奏中,演奏了莫扎特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同年,他参加全国音乐周,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合作,演奏马思聪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深得音乐界的好评和重视。
  • 1960年,他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小提琴大师列·柯岗,并在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荣誉奖。1964年回国后,盛中国开始在中央乐团任独奏员。
  • 1980年,他到澳大利亚的六个城市举办了十二场音乐会,成为中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日本政府曾授予他“文化大使”的称号。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也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盛中国演奏的《梁祝》等乐曲深深影响了几代人,启迪着无数琴童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他一生拉过上万场梁祝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刚在去大剧院演出的路上还在听梁祝”

昨晚盛中国去世的消息传来后,网络上一片痛惜之声,盛中国那些经典的小提琴曲被大量转发传播。

网友留言

他为无数琴童开启了音乐梦

“太突然了,几年前我们的欧洲之行仿佛就在眼前。”昨晚,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结束了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还来不及放松片刻,就收到了盛中国病逝的消息。吕思清在微博上分享了与盛中国拍摄于2015年的合影,虽然年逾古稀,照片里穿着一身西装的盛中国仍然精神利索。

与吕思清一样感到突然和难以接受的还有无数网友。“我刚才骑车子的时候还在听盛老师的‘梁祝’,怎么打开手机,人就不在了呢?”一位网友写道,“我第一次听这首曲子,就是盛老师的版本。”许多人纷纷留言表示,家中至今还保存着盛中国录制的“梁祝”的磁带,而他与夫人——日本钢琴家濑田裕子同台演奏的美好画面也留在乐迷的记忆中,成为了“琴瑟和鸣”的注解。

“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我爸爸带到盛老师家里,请他听我拉琴并指教。”吕思清说,“他是一个时代的声音,非常了不起。”吕思清是格外幸运的,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琴童中,得到盛中国亲自指教的毕竟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被他影响的人却不计其数。“我知道的第一个艺术家的名字就是盛中国。”导演毛卫宁也在微博上发文悼念,“我7岁被家人逼迫学小提琴,学了7年,是因为当时中国有盛中国,所以家人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小提琴手。”

演奏时,盛中国一丝不苟,他留下的录音成为了太多琴童衡量和改进自己的标准,但走下舞台后,盛中国却像家中的长者一样平易近人。盛中国在世时曾多次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他的谦和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听到盛中国病逝的消息后,大家纷纷在朋友圈里缅怀这位可敬的艺术家,年轻的陈子妤就是其中一员。

“我从小就学小提琴,觉得盛老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接触后发现他特别平易近人,特别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你喜欢什么曲子,他还会给你拉,会特别耐心地给你讲。我们只要有演出的事儿,他再忙,都会抽出时间。盛老师特别尊重舞台,这两年他有一只脚受伤,身体也不太好,但每次上台他都是精神抖擞的,看起来特别不像是那个年纪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样子,他非常敬业,给观众的感觉特别好。”

多年来,北京晚报先后有多位文化记者采访过盛中国,老记者沙青就连夜写出长文,回忆和盛中国老师的交往历程。

此文刊载于《北京晚报》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一日第四版 作者沙青

盛中国给北京晚报记者沙青的信

“严师”出高徒

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音乐之家,父亲盛雪是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专攻声乐。家中11个孩子,10个走上了音乐之路,9个拉小提琴,身为长子的盛中国更在全国拔得头筹。

小提琴几乎陪伴了盛中国的全部人生。五岁时,他便开始跟父亲学琴。母亲朱冰清楚地记得,“拜师”当天,从来不下厨的盛雪专门煮了两个荷包蛋,还撒上白糖,吃过这顿早饭,父子俩就成了师生。盛中国对手里的小提琴有着超出父母预料的痴迷,为了能多练会儿琴,小小的他还曾踩在凳子上,把钟表往回拨。

盛雪知道儿子是“一匹千里马”,因此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情绪一上来,盛中国挨骂甚至挨打都不在少数。朱冰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但年幼的盛中国却说什么都不肯放弃。“儿子并不领我的情。”朱冰在《盛中国学琴记》中这样写道,“他……挣脱了我,要把小提琴拿回去,嘴里不停地哼着说:‘妈妈,我没有受罪!我要拉琴嘛!’”

七岁时,盛中国第一次公开演奏。九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广播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大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全国听众都称赞他是“天才琴童”。

1954年,13岁的盛中国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盛雪敏锐地感觉到,被掌声鲜花环绕的盛中国开始有了一点儿自满浮躁的苗头。有一天,课间操集合时,盛中国“正靠在教学大楼中离操场最近的一个阳台上,旁若无人地拉着小提琴”,最担心儿子炫耀琴技的盛雪怒不可遏,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盛中国委屈地跑回了家里。尽管后来也多少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失当,但盛雪无论如何都希望儿子记住,“年轻人还是收敛些好。”

与“梁祝”的不解之缘

1960年,盛中国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小提琴大师列·柯岗。1962年,他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了最早在国际上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一批演奏家。1964年,盛中国学成归国,在原中央乐团担任独奏员。《新疆之春》《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渔舟唱晚》……经盛中国的手流淌出的旋律总是那样情感充沛,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被他的演奏深深吸引。

思乡曲盛中国 - 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

在盛中国的众多代表作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缠绵凄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盛中国与“梁祝”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多”字:他演奏“梁祝”的场次最多,录制的音像也最多。早在莫斯科留学时,盛中国就被“梁祝”深深打动,回国后,他频繁演奏这首乐曲,希望它能被更多人听到。

“‘梁祝’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旋律是根据中国的戏曲语言移植过来的,大家都非常熟悉,又是用西洋交响乐的手法创作出来的,有气势,有变化,有戏剧性。”生前接受采访时,盛中国从不吝惜对“梁祝”的赞美和喜爱。与其他偏爱模仿唱腔的演奏家不太一样,盛中国非常强调小提琴在这首协奏曲的地位。

我拉‘梁祝’,就是把西方传统的小提琴演奏技法和中国民族的戏曲音乐语言做一种结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刻画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爱情,以死相拼,同时我又把封建的残暴和矛盾冲突加大,越残暴,你就越同情这对年轻人。”也正是因为这份独到深入的理解与演绎,盛中国的“梁祝”成为了北派演奏的代表,更走进了无数人的心底。

一生中,盛中国拉过上万场“梁祝”。对待这首像是已经长在了手上的曲子,盛中国仍然不敢有一丝的松懈。“每次演‘梁祝’,我不是机械地重复,我会有新的处理,随着我的阅历,要常演常新。哪怕你的听众听一百回,他都会觉得有新的东西。”

重温经典

追忆盛老!

文字 | 北京晚报记者 高倩

编辑 | 苏越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3

分享到

盛中国去世周一年,夫人濑田裕子与诸位小提琴家同台演奏《梁祝》

盛中国周年祭音乐会 濑田裕子将与吕思清等小提琴家同台遥寄哀思

盛中国遗体告别仪式今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刘诗昆李心草等到场缅怀

单田芳等老艺术家先后离世 观众怎样做才是对其最好的缅怀?

天堂响起梁祝!赵季平鲍蕙荞等乐界名人送别小提琴大师盛中国

盛中国优雅了一辈子,除了小提琴 他还有这样接地气的一面

盛中国的故事:曾拿着把80元的二手小提琴跟梅纽因对拉

李易峰新剧豆瓣评分8.4?我恨不得冲上去调成八倍速!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时隔七年,那个可怕的男人又回来了!

腾讯新丽阅文联合发布影视新项目,《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启动

贾樟柯团队宣布未来退出平遥电影展

史上首次!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破百亿演员”炒作可休矣,整个电影团队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成功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