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娱乐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收官:铁佛杨烁等一众主创谈创作过程

2018-09-07 10:14 北京晚报 TF015

聚焦建国初期“两弹一星”研发事业的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在北京卫视收官,这部诚意满满的年代大戏,把使命,忠诚,奉献和执着贯穿于爱情生活之中,它书写了一代热血青年为了国家事业挥洒青春的故事,也收获了观众的喜爱。

自8月15日在北京卫视播出,《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收视表现亮眼,收视率逐步攀升,稳居排名前三。这个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故事”,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成功突围“收割”观众。昨天,该剧主创接受了记者采访。总制片人铁佛总结说,这部戏正是电视剧制作“小正大”原则的体现,电视剧制作要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不讲排场、不拼明星,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小人物视角吸引观众

作为“中国十佳制片人”,铁佛曾有《射雕英雄传》《壮志凌云包青天》等作品,这次为什么选择“那些年”这样的年代戏?铁佛表示:“我是四川人,我对‘大三线’的接触和感知会比一般人早,而且很多三线内迁的企业,当年在西南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之所以想做这部剧,就是因为我是50年代人。我们这个年龄段对那个年代会有一种记忆或者留恋,对这种题材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铁佛表示,《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将诸多真实事件甚至真实人物融于剧集之中,既能唤起老一辈人的记忆,又能让现代年轻人了解这段关于“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红色青春奋斗传奇。“我们把很多中国火箭核弹发展史中让人感动的真实故事移植到剧本里,剧中乔部长的台词就是钱学森先生的原话。”

铁佛介绍说,这部戏准备了八年的时间,期间换了三拨编剧,六易其稿。剧本第一稿是一位在火箭基工作人员写的,铁佛看了剧本有感触,但剧本基调过于沉重,很难吸引当下的年轻人。为此,他又找了其他编剧修改剧本,但还是因为缺乏对那个年代的理解,剧本达不到铁佛的理想要求。一个偶然的机会,铁佛和编剧王之理讲起这部剧的剧本创作,意外得知王之理曾在导弹部队当兵多年,熟悉这段历史,也熟悉这些人物,于是铁佛邀请王之理担任了此剧编剧。

王之理曾创作过《爷们儿》《傻春》《正阳门下》等热播剧,去年还凭借京味剧《情满四合院》入围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王之理最擅长以小见大,他的作品大多借由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来开掘人性的复杂面,进而映射背后的时代变迁。铁佛不想把这部戏拍成历史剧,恰恰编剧王之理喜欢写平凡,写小人物,而这些背后又往往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能为这部戏带来一个平视的视角,让观众去看一群怀有崇高理想的大学生,为了报效祖国,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三线建设和火箭科研设计,为航天梦想付出青春的故事。

真情实感令人动情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用怀旧的镜头将一代人把青春与生命奉献给了航天理想的故事细细讲述。写这部戏,王之理用了最擅长的杀手锏——情感,剧中的亲情、友情、爱情,让更多年轻观众有兴趣来看这部年代戏。在接受采访时,编剧王之理告诉记者,《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是他写戏以来流泪最多的一个剧本。《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中的情感浓度与烈度,是王之理以往作品中不曾有过的,对他来说,这是自己最动情的一部戏。

剧作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主线,以张利军、陆若文、向晴和马朝阳四位年轻人的情感经历为辅线,四人在老师高占武的带领下,为了航天梦想,将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新中国的导弹和火箭的研发事业。剧中,女二号向晴和男一号张利军的波折爱情到最后终于要修成正果,可就在准备新房的时候,出现了事故,向晴牺牲了。当初筹划剧本时,铁佛和出品人马中骏看到这里,都觉得这个坎过不去,观众无法接受向晴的死,希望王之理改戏。而王之理告诉铁佛,他写这个戏自己也哭得一塌糊涂,但这个人物必须这么处理。与王之理相交多年的铁佛见识到了这位编剧朋友少有的执拗。

为什么如此坚持,王之理表示,因为向晴的原型人物就是牺牲了。火箭发射,第一作业组的工作人员需要写好遗书再到岗工作,火箭发射若失败,第一作业组绝无生还可能。“军人的后代”向晴就是在这里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第一作业组的工作间。“她就在那次事故中牺牲了,牺牲的不止她。剧中我们没有过分的渲染失败,但这部剧不是从成功走向成功。向晴这个人物真实的情况就是牺牲了。写她的牺牲特别纠结,我也不愿意,但是我必须尊重英雄,那个时代大三线很多人都献出了生命。”

这种来源于真实的力量打动了无数观众,也打动每个创作人员。导演韩晓军说,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是他哭的最多的一部戏,“拍向晴牺牲这场戏,你不知道我拍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说只能拍一条,这场戏不能拍重。当时拍完以后,我自己没什么感觉,突然发现助理在给我擦眼泪,然后我一回头,看到身后的剧组工作人员都哭了。”电视剧播出时,韩晓军看到向晴牺牲这场戏还是没有“绷住”。同样在家中追剧的王之理看到这里也起身去了厕所,“真的看不了。”在王之理看来,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奉献奋斗的精神令人震撼,他希望通过这部剧能把这种珍贵的精神传递给当下的年轻人。

演员降酬倾情出演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创作期间,主创团队翻阅了大量与题材相关的报告文学,实地采访了多位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退休技术员,时至今日,这些老人中已有多位离世。为了在剧中真实地再现导弹与火箭发射的过程,主创团队不惜斥巨资从八一厂、中国档案馆甚至国防科工委的资料馆等,购买了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像资料。属于“航天人”的故事或许并不是每位年轻的电视观众都能够有所共鸣的,但是剧中体现出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义深深捆绑后的牺牲与妥协、将国防建设远远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的“大我”情怀,成为了每一个年轻观众为此感动落泪的原因。

电视机前,有经历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退役老兵感动落泪,有看到了自己爷爷奶奶故事的年轻人拍照发给老人。8月26日,在北京卫视“欢聚一堂”系列活动中,《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走近了北京西城某部队大院,一位曾亲身经历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退役军人,讲述了自己奋斗在国防建设的峥嵘岁月,令现场观众无不动容。亲身经历过的过来人在《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事,未曾经历这段光辉岁月的年轻人们在电视剧中看懂了每一颗星星因何而闪耀。

据总制片人铁佛介绍,《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制作成本总共6000万元,其中演员片酬只占了不到30%。主演杨烁演完《欢乐颂》后片酬已经上千万,而接演《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杨烁是以市场价的半价出演,高明、倪大红等演员均以象征性报酬友情出演。导演韩晓军表示,所有演员都是看中了剧本而不计片酬,贡献了非常投入的表演,演员还是看作品,如果故事好,人物好,一切条件都可以不谈。“我们这个戏其实就沾了这个光。我老师张黎曾经说过一句话,叫本子、班子、票子,就是一个戏,如果有一个好本子,一个好班子,在投入上能上去的话,肯定能出来好东西。”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邱伟

分享到

吼孩子上热搜,杨烁回应教育方式争议,亲子关系能否容下“刀子嘴”?

《归还世界给你》打造轻悬疑时尚剧 娜扎杨烁在误会与阴谋中相爱相杀

《我们都要好好的》解码现代婚姻,刘涛与杨烁将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杨幂霍建华演情侣,刘涛杨烁走进婚姻围城互撕,这些新剧都在五月

杨烁方否认出轨及高价片酬,“小包总”人设会不会崩?

杨烁被曝索要天价片酬,网友惊呼:明星赚钱太容易了吧?

《大江大河》王凯摒弃杂念演少年 杨烁为剧增肥20斤又“穿胖”

继《琅琊榜》《欢乐颂》后 孔笙与王凯杨烁再合作《大江大河》

饰演“三线人”致敬国防前辈,杨烁看到什么道具会情不自禁流泪?

刘涛王凯杨烁同框 欢乐颂掀起了一波巨大的“回忆杀”

《大江大河》拍出“改开”史诗感 王凯杨烁董子健兄弟飙戏

李易峰新剧豆瓣评分8.4?我恨不得冲上去调成八倍速!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时隔七年,那个可怕的男人又回来了!

腾讯新丽阅文联合发布影视新项目,《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启动

贾樟柯团队宣布未来退出平遥电影展

史上首次!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破百亿演员”炒作可休矣,整个电影团队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成功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