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回应”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靠杀鱼进名校?没那么简单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有50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由于竞赛的实验操作涵盖了“解剖鲫鱼”这一环节,一时间,“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的话题也在网络走红,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清华北大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来自深圳市外国语学校(简称深外)的刘涵宇是50名保送生之一,针对这种说法,他认为属于断章取义,实际上该题在本次竞赛中分值占比不到二十分之一。
资料图 摄:李琪瑶
竞赛分为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两大部分,鲫鱼的解剖是实验考试动物生物学部分的其中一道考题。
刘涵宇的教练蔡涛告诉记者,在实验考试动物生物学部分,解剖对象一般都是如蜜蜂、蚌壳、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像鲫鱼这样的脊椎动物考得少,所以平时学生训练的也少。但是考查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并没有简化,依然难度很大。通过鲫鱼的专业解剖、骨骼识别,依然能够帮助大学选出生命科学理论扎实、动手操作娴熟的顶尖学生。
据刘涵宇介绍,试题给出了五块骨骼的照片,未告知名称和部位,学生需要根据其结构形状判断其属于什么骨骼,并据此判断其部位从而在给到的鲫鱼身上找到它们,完整解剖出这五块骨骼,并剔除无关组织,与标有编号的纸一一配对摆在桌上供老师评判。“这道题有一定的考验难度,而我也在这道题上出了点小差错。”刘涵宇说,在解剖第五块骨骼时,自己判断其为鳃弓,便取下了鲫鱼的第二鳃弓。考试结束后,他与其他同学交流题目时才意识到,应为第一鳃弓。
对于网上流传的“一条鲫鱼把50名高中生送进清华北大”的说法,刘涵宇认为,这属于断章取义。他表示,首先该题在本次竞赛中的分值占比不到二十分之一。其次,就这道考题本身考查的是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对一名经验丰富的养殖业人员来说,杀鱼,说出每一部位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基本技能;而对一名学习扎实的生物学学生来说,认解剖图、每一部分的名称、起到的生理作用、生态适应特点以及其在各门各纲中的演化是基本技能。”
除了解剖鲫鱼,实验考试中还存在许多高难度的试题。“还记得在细胞遗传实验中,我在去除四膜虫纤毛的操作上由于速度过快,导致四膜虫几乎全部死亡,而当我发现这一问题时,时间已所剩无多了。要是重新按给定操作步骤配制四膜虫培养液,则时间不容许;我只能果断凭感觉用先前的‘半成品’重新配制了新的去纤毛四膜虫培养液,进行后续操作,最终挽回了这个实验。”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