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老北京老东京都有耍猴人?18世纪中日两国咋生活?来首博了解一下

2018-08-21 14:14 北京晚报 TF0328

18世纪的东京城与北京城是什么样子?当时的江户和北京有哪些共同的风俗?18世纪,江户人和北京人都是怎样度过一生的?“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览上周开始在首都博物馆开展。181件(套)来自中日两国的文物,带领观众“神游双城”,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近世工匠画大全》中卷(局部)

 “压胜宝盒”镇守正阳门城楼

展览开篇讲的是“城市营造”,其中最能代表18世纪北京城市营造特色的文物是一件在北京主要城门——正阳门正脊上的“压胜宝盒”。什么叫“压胜宝盒”呢?本次展览的内容负责人张靓介绍,所谓“压胜宝盒”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建筑在修建过程中,在正脊位置专门放置一个盒子,取趋吉避凶的意思,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天灾人祸的伤害。

一般按照五行的理论,“压胜宝盒”里要分别放入代表金木水火土的物品。在这件正阳门的“压胜宝盒”里,代表金木水火土的分别是五枚金属锭、一块方木、五色丝线、五色宝石和五谷杂粮。此外,“宝盒”里还有一段写着佛经的丝绸。

而最能代表这个时期江户特色的是当时人们作为偶像供奉的德川家康的画像。据张靓介绍,江户时期,日本天皇势力衰微,国家被分为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势力,德川家康也是诸侯之一。他6岁时继承了父亲的封地,经过50多年的外交和武力斗争,最终统一了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被天皇册封为征夷大将军,成了日本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当时,德川家康自己的行政班底被称为“幕府”,而在德川家康及其子孙统治之下的日本,则被称为“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

除了统一日本以外,德川家康的一大功绩是缔造了江户城,“1590年,德川家康分封至关东后,因江户地域广阔、水运畅通,故在此安营扎寨,开始了新城的开发建设。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并设立幕府,江户也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至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又开始营造以石垣围筑的内郭为中心的江户城,环绕江户城郭的街区也随之逐步得以完善。”由于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他去世之后,人们将他作为神明供奉到了东照宫,并成为江户时代人们信奉的偶像。展览中的这幅画像正是江户时期,作为神明“东照大权现”受人供奉的德川家康的形象。

长卷展现北京江户旧时盛景

 印版《康熙六旬万寿图》(局部)

接下来,张靓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最能体现18世纪两个城市生活情态的展品。一幅首博馆藏的印版《康熙六旬万寿图》,长达1209.3厘米,宽26.7厘米,可谓气势恢宏。张靓告诉记者,《康熙六旬万寿图》一共120卷,记录了康熙六十岁诞辰的庆祝盛况,以及康熙帝的诗文及事迹等,并记载了家臣的贡品清单和诗歌。而其中第41卷和42卷描绘的是自神武门,经金鳌玉蝀桥、西四牌楼、新街口、西直门、海淀到畅春园,康熙帝的仪仗队和沿途贺寿的场景。此次展示的正是第41卷中描绘的内容,“皇帝从西直门大街,经过新街口,直到西四牌楼。”

“清朝非常重视帝王、太后和皇后的生辰庆典。皇帝的生辰,一般是十年一大庆,每年一小庆。康熙帝自8岁即位,直到此时的60岁寿辰,在位执政已超过半个世纪。在他的统治之下,北京城政治安定,百姓生活和乐,所以当时的庆典活动可谓是盛况空前的。”

张靓介绍这幅作品的原作是工笔设色写实的画作,而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是当时出于保存考虑,而刻画印制的印版。“据专家们考证,应该是当时武英殿的刻本,为研究当时节庆礼仪和百姓生活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而与之呼应展出的,是同时代一件表现日本桥繁华盛景的长卷——《熙代胜览》。这幅作品描绘了由神田今川桥绵延至日本桥一带商业繁荣的景象。画面之上,可见商铺鳞次栉比,行人熙熙攘攘,一位父亲手携幼儿肩扛课桌,正在送儿子去上学的路上。“虽然此后一场大火烧毁了这一片区域,但凭此卷可以帮助人们回忆起火灾之前,18世纪后期日本桥周边的景象。卷首题字‘熙代胜览’,正是‘帝王盛世、绝代美景’的意思。”

张靓告诉记者,目前,大家在首博展览上看到的是一件精良的复制品,而此作原作收藏在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老北京老东京都有“耍猴人”

北京不仅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贸中心。在18世纪,北京有哪些行当?展览中一幅《老北京三百六十行画册》给出了答案。这件展品描绘了清代五花八门的行业,一册编入50图,全十册共计500多种行当。图卷上,可以看到各色“老字号”、地摊商贩、走街串巷的游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活泼的“耍猴人”,“当时的耍猴人,让小猴子装扮成孙悟空或武松的形象,进行倒立或是翻跟头的绝活儿演示,有时候还会让猴子和山羊一起合作,表演‘猴骑山羊’。”在画面的左侧,一个走街串巷的卖药人看上去十分活灵活现。他手中持着一个小器,张靓介绍,这是“药铃”,也叫“虎撑子”,“相传是‘药王’孙思邈为了给生病的老虎拔牙,把这个物件儿放在老虎嘴里,撑住它的牙齿。流传下来,就变成了药商手中的小玩意儿,以此来招揽生意。”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画册》(局部)

看过了老北京的老行当,同时代的日本东京又是什么样子呢?一幅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收藏的创作于1890年的浮世绘版《近代职业大全》,与《老北京三百六十行画册》呼应成趣。画作的左上方依次排列着烟袋店、小型收纳用具专卖店、烟草店,还有路过店铺门前的耍猴人。左下方画有桐油雨衣店的工作场景,雨衣店挂着的招幌模仿展开的雨衣形状。“将桐油涂在日本制的和纸上,所制出来的雨衣防水效果好,且轻便、易折叠,是当时旅行的必备物品。”

《近代职业大全》(局部)

同一天过中秋习俗各不同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同源,在许多风俗上都有相似之处。比如中秋赏月的习惯,那时的北京和东京都有,但又有些许差异。比如,一件《见立十二个月》之《七月织女、八月中秋赏月图》就描绘了在日本七夕的织女节和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观赏满月的情景。张靓介绍,《见立十二个月》绘制于1854年,是以年度活动为主题的系列画作。而在日本,除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月以外,在九月十三日也是惯俗的赏月之时,“其中,阴历十五日这一天和中国的阴历十五日日期是相同的。”据介绍,在赏月当天,当地的人们用芒草等秋天生长的草做装饰,并用豆馅儿做的米粉团和芋头等食物摆满桌案,烘托赏月的乐趣。

《立见十二个月内》

而首博收藏的清代《中秋拜月图》则体现了中国八月十五中秋节祭月场景。画面中,祭台上供奉着一尊兔爷,两个孩童正在跪拜,不远处一男童手捧一兔爷正走向另一名孩童,旁边立着一位仕女,手拿灵芝。张靓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汉族有个习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当时的祭月活动主要是由妇女和儿童来进行的。

《中秋拜月图》

“祭月是我们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明清时期,祭月的神像逐渐演变为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兔爷的形象就是从捣药的玉兔而来。”与我们的文化略有差异的是,虽然日本的月亮也与小兔子的形象紧密相连,但他们的“玉兔”捣制的可不是药,而是一种白色的年糕。

木版画呈现江户人一生用度

“育儿”是不论古今,人们都十分重视的热门话题。在相应的习俗方面,中日两国都是非常全面的。比如,展览中一套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民国时期的“抓周用品”,就是典型的代表。张靓说,在老北京,孩子在满周岁的时候,都要举行“抓周礼”:将剪刀、算盘、针线、毛笔、墨、书籍等物品散乱摆放在孩子面前,任由他信手抓取盘中物品。根据小孩子无意识抓到的物品,来卜测他将来的性格、职业和前途等运程。“抓住毛笔,就可能成为文人;抓住算盘,意味着要去经商。”除了“抓周”以外,孩子在满月之后第一次进食的时候还有“放食”的习俗,“让他先来品尝醋、盐、黄连、钩藤和糖,意味着先要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苦尽方能甘来。”

与之对应展出的,是一件来自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的记有江户人一生大事以及所需费用的印刷品——《一生用度之测算》。这幅木版画印刷品逐一记录了当时的江户人从出生到60岁隐居生活为止,所需要的花销费用。除了生活费用和仪式有关的花销外,还包括相当于540克一天的买米钱等等,精打细算勾勒出江户人的生活用度。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编辑:TF0328

分享到

东京解禁后疫情反弹严重,日本一娱乐场所暴发集体感染

东京数千人举行抗议活动:种族主义是种流行病,我们需要改变社会

日本新增75例确诊病例,其中18例出自东京都新宿同一家夜店

东京夜间娱乐场所感染持续增加,将加强防控力度,取消陪酒等服务

东京一医院疑似发生解封后首次“集体感染”:3人确诊,18人发热

日本今起解除39县紧急状态,东京大阪府等8都道府县不解禁

东京奥运圣火将燃烧一年零五个月,保管场所是“绝密”

东京单日新增病例首破百 病床数量不足引政府担忧突破医疗系统极限

日本新冠肺炎感染者累计945人,死亡11人,东京天空树将停业

38年弹指一挥间!郎平重回大阪再夺冠军:中国女排愿意接受任何挑战

日产社长承认收取不当报酬,违反企业内部规定,承诺退回

北、南、东都有带“京”地名,为何独缺西京?这背后历史鲜为人知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