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再度大变脸,台独这样去中媚日逐步洗脑下一代

2018-08-18 11:53 北京晚报 TF000

本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新版高中历史课纲。依据此课纲,台湾高中历史课从此只讲台湾史、东亚史、世界史,自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高中一直设置的中国历史课不见了,中国历史与日本史、韩国史并列于东亚史。这就意味着,如果接受这样的教育,台湾的孩子从此只认台湾历史是自己的历史,而中国历史是“东亚史”,是周边国家的历史,与己无关。这种宰割史实的历史教学设置,是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迈出的又一步,他们要从校园教育开始彻底洗脑台湾下一代,让他们认“中国”为“外国”。

逐步推行“去中国史”

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主政台湾,开始在校园的历史课上动手脚,先是在初中加入了《认识台湾》教科书,这本书成为“去中国史”的起点,将台湾历史分为“史前时代”、“国际竞争时期”、“郑氏治台时期”、“清领时代”、“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和国民党退守台湾。这样的历史划分,将葡萄牙、西班牙、郑成功、清朝、日本、蒋氏父子列为同一性质,都是“外来政权”,误导“台湾是被中国侵略”的印象。

但李登辉时期“大中国”意识仍然是台湾的主流,他只能“挟带私货”,放任学者鼓吹“台独”史观,其中便有杜正胜的“同心圆”理论,这个理论将台湾视为和大陆毫无联系的一个孤立的点,鼓吹改变中国视角,从台湾出发,由内而外,由近而远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在此理论基础上,校园教育开始渐渐抽离中国内容,以台湾本土内容为政治正确。杜正胜自己曾说:“现实情况下,我们能做的不过减低一些中国成分,多加一些台湾成分而已,《认识台湾》课程即是具体的展现,进一步扭转中国主体而为台湾主体,还有很大的距离。”

经过李登辉的铺垫,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加快历史教学的“去中国化”步伐,2003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纲要草案”将明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史划分到世界史中,2006年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分离出来,台湾的高中生首次有了“台湾史”教科书,台湾高中历史课从此形成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格局,至今未变。

台湾史教科书“去中”媚日

台湾史教科书基本延续了李登辉的《认识台湾》的历史划分,分为“早期台湾”、“清代的长期统治”、“日本统治时期”、“当代台湾与世界”四部分,以“去中”媚日为基调,在血缘、文化上强调台湾与南岛(南太平洋岛国)的渊源;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称为“夺取台湾”,把这段历史称为“荷、西与郑氏政权”,别有用心地将郑成功与殖民者并列;将清朝统治时期台湾的发展称为“汉人文化向台湾移植”,强调“民变”和当时汉族与原住民族的冲突,无视当时的发展成就。

对于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强化美化,这一章的导论里有这样的文字:对台湾民众而言,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五十年,在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各个层面上,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也就是“近代化”的经验……当台湾民众开始体验一个近代文明“空间”的同时,社会民智也随着提升。由于近代化的先后与程度有所差异,台湾民众逐渐与他们在中国的远亲,无论是生活习惯或行为模式,在近代文化的认知上有了分歧……全然不提日本在台湾的屠杀、掠夺、歧视暴行,无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史实。

除了教科书“变脸”,陈水扁时期的教育部门还发布“教科书用词检核”,规定“对中国的地名、历史朝代、特定人物等都要加注国名”,比如“山西省”改为“中国山西省”,“春秋战国时代”改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伟大诗人李白”改为“中国的伟大诗人李白”;规定“我国”改称“中国”;规定不得用“古代”、“老祖宗”、“古人”等词汇指称中国古代和古人;规定不能用“国画”、“古典诗词”指称“中国特有的书画、戏剧、诗词”;甚至禁用“古今中外”一词。

这种近乎文字狱般地“检核”,使台湾的教科书沦为“台独”教材,使台湾孩子“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强迫下一代认识虚构的台湾

台湾历史教科书一路变脸,也一路受到谴责和批评。当李登辉推出《认识台湾》时,台湾著名的排湾族诗人莫那能疾呼:“认识台湾必须认识真实的台湾,不是强迫下一代认识虚构的台湾”。当时,台湾学者王晓波、王仲孚等逐句批驳《认识台湾》,并出版了《认识台湾教科书参考资料》。台湾作家陈映真指出:“大量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干预,民族分离主义的宣传和新殖民地观点,使历史教科书充满了欺罔和错误”,他痛斥教科书中的“台湾文化多元论”、“明郑独立王国论”与“日本殖民有功论”等都是谬论。

到了陈水扁时期,每次的课纲修订都伴随着激烈的批评与抗议。2003年历史课纲提出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分裂出来,遭到了历史学者和时任“立委”的洪秀柱、李庆华、李庆安等迎头痛击,课纲委员会召集人张元不堪压力辞职。

2006年,台湾史单独成册的课纲出台,台湾历史学者逯耀东发表公开信批评自己的弟子、参与历史课纲修定的周梁楷、黄清源,逯耀东在信中写道:你们遵从某人的意旨,闭门造车将历史裁剪得柔肠寸断,然后拼凑起来,就向天下宣告新的历史解释已经形成了,这样不是草率些吗?所以,半年多前高中历史课程问题初起之时,我就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曾是主流

“当飞机广播我们正飞越长江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这是我老爸口中、我的小学课本中、我唱的歌曲中一直存在的长江,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见到。”这是一位台湾朋友述说他1990年第一次到大陆时的感受,当时觉得台湾朋友煸情,后来了解了蒋介石父子统治台湾期间的校园教育,才理解这位生于台湾的朋友对长江的感情发自肺腑。

现在台湾有些乡下的校园还保留着这样的标语:“当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个标语曾经镌刻在台湾每个中小学校园里,并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就像大陆的学生皆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那个年代的台湾孩子最熟悉的一句话。鉴于台湾实行了50年的皇民化教育,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全面推行中华文化以抵消日本殖民教育的影响,1948年台湾高中历史课纲的教学目标是:明了中华民族内各宗族起源、混合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明了我国历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变迁的趋势,特别注重足以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之史实,激发爱国家爱民族之精神与光大之责任……在这样的历史课教育下成长的台湾人,即使不认同大陆的政治制度,但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热爱中华文化,“我国”自然就是“中国”。

也许正因为如此,“台独”视这样的历史教育为大敌,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不断涂改着历史课本,意图塑造“我国”是“台湾”,“中国”是“外国”的认同。但台湾不乏明理之人,近日对“东亚史”的口诛笔伐中,有学者指出:“去中国史”的结果不会是“台独”所期望的,因为台湾的年轻人会认识到,靠着“去中国化”的文化与历史,他们会失去文化底蕴,失去未来的竞争力。

 

来源:北京晚报 台湾特约记者小星

分享到

台军6月将在巴士海峡上空进行实弹射击 “台独”分子仍想“以武拒统”?

“花莲国”是个什么鸟?竟然连“台独分子”都坐不住了

流失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年内将首秀!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暴雪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地方居民请注意安全

国家发改委回应近期民生热点——猪肉价格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破3亿千米,计划明年2月实施火星捕获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