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曾有一位父亲写家书这样告诫孩子:三世不读书,变成一窝猪

2018-08-08 09:37 北京晚报 TF2018

这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位叫“幹忱”的父亲寄给两个孩子的一封家书,此信写于父亲节后两日,主要谈的是父亲节对于父亲和孩子分别意味着什么。

整理:丁章


承、兰吾儿:

八月八日父亲节,予颇有感。父亲节即提醒为父者对于子女应切实尽其教养之责也。教者即灌输其知识,使有高尚之能力。养者,即供给其衣食,使有健康之身体。能力高、身体好,即成为国家有用之贤人,不致流为国家无用之废人。

古人云,养而不教,豕交之也。豕即是猪,盖只给吃饭,不加教育。身体虽强,毫无知识,名之为人,何异于猪。为父亲者,无不愿其子女为有用之人,而不愿其子女为无用之猪。然教之对面为学,使父亲有恺切之教,而子女不事于学,颓惰自甘,饱食终日,毫无用心,岁月空过,老大无成。既不能自立作正当职业,更不能服务社会造福人群,虽有七尺之躯,徒为食粟之蠱,欲不为猪,得乎?为父亲者耳提面命,不愿其子女为猪,为子女者不听其父亲之教努力学问,是硬入猪群与猪同道,罪在父亲?抑在子女乎?是人猪之分,虽由于教与不教,更由于学与不学,甚章明较著也。

俗语云“三世不读书,变成一窝猪。”吾儿应发奋求学,对于各门功课熟读能背,门门均有心得,以期成为国家社会上有用之人,不得使世人目之为猪,吾儿幸甚,父亲亦幸甚,即祖宗在天之灵亦无不幸也。是父亲节,为父亲者对子女尽教养责任之节,亦子女切实遵守父亲教训,努力学问,以期成为国家有用之贤人之节也。光阴易过,青春不为少年留,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儿其三复此言,勉旃勿怠为要。问儿等好。

幹忱 谕

八月十日

【家书背景】

这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位叫“幹忱”的父亲寄给两个孩子的一封家书,此信写于父亲节后两日,主要谈的是父亲节对于父亲和孩子分别意味着什么,即“为父亲者对子女尽教养责任之节,亦子女切实遵守父亲教训,努力学问,以期成为国家有用之贤人之节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门逐渐打开,同时也不断融入世界,源于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也流行开来。提起父亲节,很多人都知道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殊不知,中国也有过自己的父亲节,是阳历的8月8日。上面这封家书开头就说“八月八日父亲节,予颇有感”,所谈的就是中国的父亲节。

中国的父亲节开始于1945年。这年8月,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无数将士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血洒疆场。为了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为了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上海一些爱国人士及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建议将8月8日定为“父亲节”。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所以他们建议将八月八日定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不久,抗战胜利,举国欢庆。1946年5月,上海各界名流认为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从1946年开始,八月八日父亲节就被正式定为法定节日。在当年及随后的几年,每逢父亲节,《申报》《大公报》《益世报》《儿童故事月刊》等报刊纷纷发表关于父亲节的文章,上海等地还举办了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比如人们集会演唱歌颂父亲的歌曲,捐资助学,举办书法竞赛,举办父亲节征文等。

(原标题:“父亲节”对子女的教诲)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分享到

“战疫”一线家书:女儿,明知危险还选择坚守才是勇敢

北京小护士的“战疫”一线家书:我很勇敢很专业,没给家里人丢脸

首次全国性家书集邮展开幕 228框家书讲述“中国故事”

《一封家书》遭改编,李春波获判单首作品高额赔偿

北京八中原校长王少勋的一封信,母亲方才入土为安,为何

一封家书:从北大校友到炊事员 两位老人的半生情谊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