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例“网络水军”删帖案被侦破 涉案金额高达800余万元
法制网天津7月26日电 记者 张驰 通讯员 樊晓慧 记者今天从天津市公安局了解到,天津首个利用网站实施“网络水军”非法删帖炒作的案件于近期被侦破,1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电脑、手机、移动存储设备及银行卡等一大批涉案物品被扣押。此案涉案金额高达800余万元。
网吧内揭开“冰山一角”
去年11月,天津市公安局宝坻公安分局海滨派出所民警在对辖区某网吧进行检查时,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名男子神情紧张。民警随即依法对该男子进行盘查,发现他并不是网上通缉的逃犯。就在民警对其反常举动感到疑惑时,该男子试图将电脑屏幕上的网页关闭,后被民警控制。
经查,该男子登录的是一个网站的后台操作平台。他交代,他是受人雇佣,帮助公司或当事人删除对其不利帖文。随后,民警在该男子租住的房屋,将其同伙抓获。
宝坻公安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民警深入侦查,发现这是一个以网站为核心平台的“网络水军”团伙,该团伙业务遍布各大网络论坛,他们通过社交软件与“上级”联系,在快速删帖后,会得到一定的酬劳。该团伙服务范围覆盖整个互联网,具有“地域范围广、人员数量多、违法业务多”等特点。他们所拥有的网站主要业务包括:利用手中的网络资源大肆群发广告,炒作网络事件及论坛“灌水”,“收钱”为客户联系网络资源删除特定网站信息等。
抽丝剥茧主犯“浮出水面”
经过调查走访、串并案情,专案组发现这个犯罪团伙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今年3月初,专案组在湖南长沙市抓获了该团伙的成员张某。张某交代,他主要工作是保证网站首版是正常的内容,清洁首页。
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侦办也越来越难,如相当一部分曾经找该团伙删帖的公司或当事人都不愿作证,这给案件的侦办带来不小的难题。6月2日,专案组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该犯罪团伙的骨干成员沈某正在河北省雄县活动。
专案组立即驱车前往雄县展开抓捕。
6月7日,专案组将沈某以及两名同伙抓获,并在三人租住地查获三台电脑、四部手机。
利益链条涉及九省市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专案组辗转北京、河北、上海等九省市调查取证,行程五千多公里,摸清了以沈某为骨干的犯罪团伙全部犯罪事实。今年36岁的沈某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原本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拿着较高的薪水。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公司或当事人都有删帖的需求,于是建立了专门的网站,网站通过搭建网民与“网络水军”之间的桥梁,以抽取任务佣金的方式运营,即网民在网站注册成“雇主”,“网络水军”注册成“推广服务商”,“雇主”通过网站发布任务,内容多为社交圈转发、广告软文、投票活动等,其中不乏淫秽、诈骗、赌博及谣言等信息;“推广服务商”认领任务,并通过平台反馈任务完成情况,“雇主”负责审核任务完成度并结算佣金。在很短时间里,沈某一人就非法获利220余万元。
对于取得的“成就”,沈某认为自己正是看准了“网络水军”常充当“捧人推手”和“网络打手”这个特性,将时下的热点和网民情绪结合起来,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营销目的。“网络水军”们往往没有底线,只要给钱,客户提供的任何内容都敢发,高利润让他们不惜以身试法。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天津警方提示,“网络水军”通过互联网删帖、炒作等手段非法牟利。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早在2013年就作出了司法解释: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原标题:天津首例“网络水军”删帖案涉案金额高达800余万元)
【延伸阅读】
央视起底“网络水军”产业链:只要给钱假消息也能上“门户”
你以为你在“门户网站”上看到的消息都是真实的?你以为你在论坛里看到的帖子都来自真实的网友?在网络世界,论坛、微博、微信、甚至各类新闻门户网站,都是水军们的“阵地”。
从雇粉丝、买热搜、刷好评,到炒作新闻、操控舆论,只要付钱,雇主的意图就能实现。去年5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水军”行动,破获“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40多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查获并关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网络账号5000多个……那么,以“有偿推广网络信息”为生的“网络水军”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水军公司化运作
付款即可上“门户”
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网络水军已不满足做“零散生意”,而是打着“推广任务”、“舆论公关”、“整合营销”等专业的幌子开起了公司,并招募了大量负责实际操作的“下线”,几千条的发帖任务可以快速分下去。一些“水军公司”还在淘宝网及“众包”网站上建起了提供发帖服务的“网上店铺”。在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上搜索“新闻发稿”,可以找到2300多家这样的“店铺”。他们将各类网站的新闻发稿打包成不同的“套餐”,明码标价。此外,配合“发稿”的这些店铺还提供所谓的“新闻代写”业务。
“网络水军”销售人员表示:“你给我内容,我就可以给你直接操作,标题内容就可以了。可以在前面加“媒体报道”,就是说地方的媒体或者是网上的都可以。看你这边想要怎么改。”
“猪八戒网”上有一家名叫“广之推”的店铺,记者将以前采访过但未在媒体发出的素材以普通客户的身份交给了他们,对方表示只要800元就能将这些内容改写成新闻,发布在几家知名门户网站上,且不需要为内容的真实性提供任何证明。不到24小时,这家公司就将内容在“搜狐网”上线的链接发了回来,并且说网易和新浪的编辑暂时拒收稿件,正在另找人沟通。20多分钟后,记者被告知,同样的稿件也在“新浪网”发布,而标注的稿件来源则是一家在业内较有影响的官方新闻网站。
网站疏于审核
让“水军”自行发帖
“网络水军”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通过实施宣传、推销或攻击,在互联网上进行炒作。对此,最高法早在2013年就作出了司法解释: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尽管该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明知虚假而“有偿发帖”都是违法行为,但调查发现,“水军”运作“有偿发帖”根本没有核实所发内容是否真实,有的网站甚至直接把发帖的“权力”交到了“水军”手里。
水军从业者小丽(化名)表示,“网站太多了,忙不过来,有时候一发就十条二十条,网站的客户很多,他会来不及,就把后台密码给我们,然后我们把自己的文章直接复制粘贴上去发出来。发的话几十块钱一百块钱,但是删的话要几百块钱。”
里应外合
“水军”买通网站内部人员
对于“水军”而言,发帖可以挣钱,删帖挣得更多,而无论发帖还是删帖,都要和网站论坛的内部人员展开所谓的“合作”。34岁的张某,曾是国内一家知名论坛的管理员。从2015年开始,一名自称“肖老师”的“水军中介”与他建立了两年多的“删帖合作”。每删一条,就会根据删除难度收取不同费用。
张某表示,正常情况就是三百到五百,多的话八百到一千。在被删除的帖子中,大部分属于网民正常的维权诉求,并不违反网站的规定。但按照金主的意愿,张某和“水军中介”里应外合想出了“删帖”的新办法。张某说,比如消费者投诉产品不好,很温和地发布意见,这种帖子就删不了。只有让帖子违规才有机会删除,这就需要有人来“灌水”,在跟帖中发布一些黄色图片和违规的广告,这样他才能有理由删除。
清理网络环境
公安机关出重拳
“网络水军”操控的这“一发一删”,对社会舆论环境、媒体公信力造成了巨大伤害。去年起,公安部部署多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破获了一系列涉及“网络水军”的重大案件。2017年4月,广州警方发现了一个名叫“三打哈”的网站。该网站汇集了全国多地的“水军”供需资源,形成了“有偿删帖”、“有偿发帖“的中介模式产业链,涉案人员涉及全国21个省市,业务遍布国内各大网站论坛。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各地开展集群收网行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金额近400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仅这一个网站的“会员”人数将近百万,搜集公民个人信息超过500万条,形成了由“金主客户—中介推手—基层水军—网站内部人员”所构成的完整“水军”生态链。自2017年5月公安部组织开展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以来,公安机关已破获“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40余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获并关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网络账号5000余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上万个,这些网站涉及的网上恶意炒作信息达数千万条。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表示,“我们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对治理网络空间,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后续还要组织一系列的专项行动。确保老百姓能够平安上网,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