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最大的华北豹种群被发现 带豹回老家“北京”会带来危害吗

2018-07-22 10:40 北京晚报 TF2018

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一只两只并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健康的种群才具有生态价值。对于豹这种需要大面积家域的物种来说,一个健康种群需要的就不只是一两座山这么简单,它们依赖整座太行山脉的健康和完整。

作者:蔡文清


华北豹  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猫盟

最大的华北豹种群被发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上个月有了一个重要科学发现:通过长期野外观测,在延安的子午岭林区发现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同时证实陕西省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山林区分布着华北豹重要种群。

研究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以陕西延安子午岭林区的800平方公里核心调查区域内,共计拍摄到华北豹个体数量达到至少28只。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显示,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豹密度最高区域。”

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猫科动物,豹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根据2017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豹的全球种群和分布区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在很多历史分布区,豹栖息地和种群消失达到90%以上甚至全部消失,豹的全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博士说,历史上,中国豹相关的野外科学调查十分稀少。先后多次试图获得华北豹及中国豹种群的实地信息,但每次都无所收获,以致于关于中国豹数量分布等信息上是空白,而物种的濒危等级只能基于少数专家的经验推断给出。这些显示了获取华北豹乃至中国境内所有豹种群基础科学信息的迫切性。

从2011年开始国家组织力量开始系统调查和监测华北豹种群,一张由无数红外相机形成的无形网络在可能存在华北豹分布的华北森林中逐步延伸和展开,随着豹种群调查和评估工作计划不断推进,中国境内的野生豹尤其是华北豹的分布和生存信息逐渐丰富起来,调查结果令人振奋:华北豹在调查区域内的多个林区均有分布,而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省太行林区为华北豹的重要繁殖种群。

调查还发现,在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林区,狍、野猪等有蹄类动物种群分布和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不仅仅是食草动物得到恢复,同时,如獾、赤狐、果子狸、黄喉貂、豹猫等食肉动物群系也得到良好的恢复,走在林间,与这些野生动物相遇甚至亲密接触并不罕见。这些组成生态金字塔基的物种一旦得到良好恢复,豹自然会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而维持整个种群的健康发展,这就是延安林区能够庇护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的真实原因。

豹,作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只有其生存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恢复到良好状况,才能支撑豹种群的有效繁衍和发展。而豹作为进化辐射最成功的大型猫科动物,有着广泛的食谱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时,豹种群能够很快随之反弹。

冯利民说,从目前豹的调查结果和分布态势,可以折射出我国在全国尺度上,尤其是华北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正在或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华北豹重要野生种群的发现,以及豹在其他历史区域重新出现,是华北和西部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的直接标志。

“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豹作为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和生态恢复的指示物种,继东北虎之后,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旗舰物种。”

让豹回老家会带来危害吗

可能有人会问,北京有了豹子和没有豹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把豹带回“老家”北京,它会不会和人发生冲突呢?

在宋大昭看来与漠不关心的态度相比,有质疑有疑虑也是好事。确实,豹子毕竟不是狍子,它是大型猛兽,只要存在于人类社会周边就会对人产生威胁。但是在北京,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宋大昭给出了一些数据:北京市目前有可能出现豹回归个体的地方包括远郊区县的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延庆这五个,而潜在栖息地还包括昌平、平谷和海淀的一小部分。从人口数量看,五个远郊区县理论上可能受到豹影响的人口约为30.4万人,占北京总人口的1.4%。即便在远郊区县,北京的居民现在也主要生活在主干道附近,而非山里;北京并不发展畜牧业,除了少量山区农田外,人类居民进入山林的机会微乎其微,还不如驴友遇到野生动物的几率高。

北京虽然地大山多,但这么大的地方可能有多少豹子呢?虽然现在没有足够的华北豹研究数据,但从远东豹以及少量发布的华北豹调查数据来看,在现存较完好的华北豹栖息地里,每100平方公里的成年定居豹数量约为1-2只);而北京山地面积约10317.5平方公里,考虑到森林质量、猎物数量等栖息地影响因素,北京在10-20年内可看得见的金钱豹潜在栖息地面积也不会超过10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北京地界上能养住10-20只豹子就算烧高香了。

“换个角度说,即便北京有豹,人们也是基本不会感觉到其存在的。”宋大昭说,比如北京有野猪、狍子、中华斑羚这三种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还有豹猫、猪獾、狗獾、果子狸、貉、黄鼬这七种中小型食肉目动物,那么除了黄鼠狼以外,有多少人觉察到过这些野生动物呢?可以不夸张地说,北京99%的人都没有在野外见过这些动物。为什么,一是数量少,二是动物怕人。

中国大多数地方的野生动物都很怕人,伴随着中华农耕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野生动物早已把躲避人类深深刻在自己的基因里,因为那些不怕人的动物都被干掉了。只有在中国西部,还能找到一些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地方。至于数量少、性情机警的豹,更不要去想那些走在山里会和它遭遇的事情,即便在有豹子活动的地方,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在野外见过一次豹子。

宋大昭说,猫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曾经在山西和顺的项目地访问过不少人,豹子有没有伤过人?打听到过两次:一次是一个人下套子套住了豹,结果去查看时被豹反扑抓伤;另一次是一个伐木工人在山上遇到豹子,然后他用石头去砸,反被豹抓伤。而在四川等地,从没有听到过一起豹子伤人的事件。

华北豹需要完整的太行山

说起这些年寻豹找豹的经历,宋大昭最难忘的是一次豹的死亡。

去年5月,在结束山西的外勤返回北京的路上,他得知,一只山西的华北豹在路上被车撞死了。

豹子怎么会上公路?虽然不知道现场的情况,但熟悉豹习性的宋大昭知道,豹并不喜欢在公路上行走。

作为一种森林型动物,豹倾向于选择封闭性生境。它虽然喜欢利用山里平坦的兽道、小径乃至防火道、机耕道等,但过于暴露开放的公路并非豹所喜好。这只豹之所以会被路杀,是因为它不得不上公路。

一只成年雄性华北豹的领地可达200平方公里,即便是一个很小的豹种群也会覆盖数百至上千平方公里。而华北,没有这么大的无人干扰的栖息地。太行山里如今密布着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防火道、游览道等道路构成的路网,这些道路中只有极少数能被豹等野生动物所利用,而其他的都会成为野生动物的活动阻碍。一只华北豹的一生中会无数次跨越这些人工建造的道路,而每一次都是冒险。

在此次事件死去的豹看上去像是一只很年轻的公豹。它或许刚刚独立,正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独自探索,寻找自己的领地,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应付复杂环境的经验。然而,这个世界对它来说太过凶险,它的独立生活才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在猫盟多年的监测中,华北豹会挑选道路两边植被遮蔽性好、山体接近而坡度较缓的地方过马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在公路和空旷地带的时间,而它们也倾向于选择车流量较低的道路和时间段过路。

但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过马路的危险有增无减。对野生动物而言,进化还来不及告诉它们如何去躲避耀眼的车灯、疾驰而来的车辆,有些动物学会了看到车就躲开,但还有很多动物在面临该种情况时会本能地静止不动,悲剧就此发生。

兔子、松鼠、獾、豹猫……经常有因野生动物被车撞而死亡的现象,因此诞生了一个词:路杀。

野生动物路杀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鲜有人停车看看,只是这次死亡的是一只豹,一种罕见、珍稀的顶级猎食者,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宋大昭说,作为一个捕食者,豹只有足够大的家域范围、足够多的食物才足以支撑它的生存。通常食物密度越大的地方,豹需要的家域范围越小。

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一只两只并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健康的种群才具有生态价值。对于豹这种需要大面积家域的物种来说,一个健康种群需要的就不只是一两座山这么简单,它们依赖整座太行山脉的健康和完整。

“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提出修复太行山荒野的原因。有人热衷于质疑为什么不是在山西河北一带做好保护留住豹子。事实就是如此,那样一块看起来很巨大的栖息地并不足以容纳一个健康的华北豹种群,容纳几只豹没有问题,但是几只豹的种群不够健康,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基因衰退,被自然淘汰掉,或者因为某种人为干扰而被轻易瓦解。”

宋大昭说,“带豹回家,任重而道远。”作为普通市民,也可以加入到这一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消费野生动物及制品、拒绝野味、山区行车注意避让,不惊扰野生动物、实现生态文明游等,也许不久的将来,随着北京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恢复和完善,华北豹的矫健英姿将再次出现在京华大地。

(原标题:华北豹还能回“老家”吗)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分享到

金雕、勺鸡、斑羚……北京松山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金鱼被剪尾青蛙被着色,让小动物“变美”你真看得下去吗

五小鸳鸯找妈妈,别担心其实妈妈就在附近

东直门桥下一夜鹭幼鸟受伤,市民拨打救助电话并守护其3小时

出了“叛徒”?燕子窝里突然孵出一只大黑鸟,咋回事

好心救鸟却帮倒忙?专家:雏鸟学飞行不要盲目捡

大苇莺、黄苇鳽回巢发现家被拆了,场面太心酸!奥森公园回应

北京市民与野生动物接触机会多了,怎样距离才合适?这里有“标答”

今年首只麋鹿宝宝在大兴麋鹿苑降生,全年预计将迎25只

海鸥从人手中抢食并不新鲜,它们真更喜欢吃人接触过的食物?

村民家中突现一只威风凛凛“怪鸟”?原是雕鸮觅食时“撞蒙了”

圆明园黑天鹅蛋被找回,第一只小天鹅已破壳,游客切勿投喂膨化食品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