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跳秧歌的娃娃们 “地秧歌”是北京地区保护最完整的传统秧歌花会

2018-06-23 12:30 北京晚报 TF003

“咚锵咚……咚锵咚……”每到周末的傍晚,位于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的文化大院里就响起了锣鼓声,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赶来观看,小红门地秧歌会的小演员们开始训练了。这些小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也不过10来岁,他们训练时的那股认真劲儿,就好像是在庙会上正式演出一样。

6岁的张天骄是目前最小的演员,却已经学艺三年多了。

小演员们每年参加春节庙会、妙峰山行香走会和各种文化交流演出。

赵凤岭纠正小演员的动作。

四年级的徐睿茜每次训练都来得最早,整理好装备后就去帮助别的小朋友。

2岁的薛良宸已经能打出有节奏的鼓点,甚至学会了“叫棒”,即敲击木棒引导锣鼓手。

赵凤岭整理了90余段唱词,遗憾的是,其中绝大部分都失去了乐谱,没法表演了。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高跷表演的是“高跷秧歌”,不踩高跷表演的为“地秧歌”。小红门地秧歌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流行于小红门乡红寺村(现归肖村行政村管辖),距今已有280余年历史,是北京地区保护最完整的传统秧歌花会,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刚劲有力、整齐欢快的锣鼓节奏和鲜明、独特的舞蹈演绎《三打祝家庄》、《桃园结义》、《包公断案》等故事。

“说书唱戏是劝人向善,我们这也是。”赵凤岭是小红门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经72岁,却精神矍铄。他7岁学艺,19岁正式拜师学习会规会礼,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秧歌上。

赵凤岭说:“每个角色、行当都有各自的规矩,不能乱来。孩子们学习地秧歌,首先就得守规矩。”他把秧歌会中的道具使用、服装穿戴、走会规矩等用文字记录下来,还用两年时间整理出90余篇秧歌唱词,这些都成为北京民间花会的珍贵资料。

“地秧歌过去只传本村子弟,而且传男不传女。如今,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想学的,我都教。我们和朝阳实验小学南校区合作多年了,向更多的学生进行普及,拓展非遗传承之路。” 每年暑假期间,赵凤岭都招收一批学员,在文化大院里免费教学。赵凤岭说:“文化大院就是我们的传承基地。本村的孩子从小在这个氛围里,天天跟着学,耳濡目染就会了,地秧歌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将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海欣 摄影报道

编辑:TF003

分享到

北京市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 百余支小分队送文化下基层

记者走基层:北京铁路公安处小蒜沟站民警坚守“北极派出所”

记者走基层:北京劲松这些自行车道好尴尬 难住了骑车人

景山公园的牡丹班 如何让游客每年都能欣赏到京城最美牡丹

精打细算资助40多名失学儿童 牛月茹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北京地铁8号线珠市口站至前门站隧道工程5月内将完成验收

最美京城四月天 正是北京植物园春花烂漫时

北京的草坪为何不能踩?关键原因在国情而非草种

“救援师傅”的义务救援之路 他们怎样成功救援百余辆被困车辆

探访通州机动车排放管理站:智慧环保 与超标大货车斗智

新春走基层·都市文脉:匠人初心 走近《大国工匠》的一位主人公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