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震后十年什邡市红白镇大变样:关停境内所有煤矿
2018年5月9日讯,在层峦叠嶂蓥华山的怀抱中,一栋栋灰瓦白墙的川西建筑高低错落,灾后重建的红白小学操场上正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这个在龙门山脉上原址重建的小镇,在春雨中尽显生机。
红白镇
红白镇
5月9日,“‘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组走进什邡市红白镇,发现这个曾经的矿业小镇,已转身成为一座旅游小镇。不仅是红白镇,十年过去,什邡受灾严重的几个乡镇,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更添了新特色。
做减法,关停境内所有煤矿
开车从什邡市区出发,沿着北京大道,40分钟,就到了红白镇。一场农家乐经营理念的培训课正在红白镇机关办公楼里举行。红白镇党委委员赖兵说:“震后,我们关停了许多矿场,引入2个公司,做起了旅游业,现在镇里有120多户农家乐,400多人从事旅游业。”
红白镇,离震中映秀的直线距离只有30多公里,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灾后重建中,对口援建什邡的北京,不仅重建了房屋、道路,更将打造旅游业放入了规划之中。而在此之前,红白镇是什邡有名的矿产小镇,在震前,镇里有5座煤矿、1座磷矿、1个水泥厂和花岗岩开采厂。多数镇民都在矿产打工。
在当时,红白镇的金河磷矿开采期只剩10年不到。在重建中,红白镇决定转型发展,关停了境内所有煤矿。
煤矿没了,农民们的收入哪来?红白镇依托红峡谷生态走廊,引入公司,做起了漂流。“夏季周末,我们每个路口都得派人疏导交通,不然就堵的水泄不通。”说起生意的火爆,赖兵颇为自豪。
而在灾后重建时,家家户户就预留了门店,做旅游接待。“震前,就在煤矿里打工,一年收入大概有3万元。地震时,家里的房子没了,煤矿也停了。”10年前,魏姐农家乐的老板王邦兵没有料想到生活会越过越好。
灾后重建中,通往青牛沱、通溪河景区和蓥华山高山景区的道路有了,这些藏在深山中的瑰宝,被城里人所认知。一到夏季,成德绵地区的市民们就开车前往红白镇避暑。赖兵说,6-8月,每个周末就要接待近10万的游客。
2014年,王邦兵的农家乐开业了:“有70多个床位,到了旺季,房间提前一周就订满了。现在,每年的收入有10多万元。”
为了让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镇上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培训课,让村民们在接待能力、安全意识上有所提升。
做加法,挖掘村里的“宝藏”
现在,红白镇已变为旅游小镇。而这并不是个案。记者来到师古镇红豆村和元石镇箭台村,发现这两个烟草种植村,一个已成为婚俗特色村,一个正成为雪茄小镇的核心区。
师古镇红豆村
师古镇红豆村
走进红豆村,村民方伦琴指着村中的千年红豆树说:“红豆树,代表着爱情,现在,它也是我们村的致富树。”
地震中,红豆村95%的房屋受损。
方伦琴说,地震前,红豆村主要以种植烟叶和水稻为主。地震中,红豆村95%的房屋受损。在援建方看来,灾后重建不仅是修房子,更是留给当地一个带不走的产业。在红豆村与北京在几场“脑力碰撞”后,决定“ 挖掘”红豆树,从传统农业村转身婚俗特色村。
重建中,红豆树被原地保留了下来,树周设计为婚庆广场,此外还有月老祠、鸳鸯井、印心池等景点。村上男娶女嫁,很多都到广场上摆婚宴。
方伦琴说,现在村里有3家大型农家乐,一年能办大大小小近200场婚礼。村民们也把红豆加工做成饰品售卖。村民魏航就是专门从事红豆加工,他以红豆加工城项链、手链、手机链、钥匙扣等饰品。“现在来的人多了,卖的也就很好。”魏航说,10年前,没有游客会来红豆村,随着一场集体婚礼和几次相亲活动,这里名声渐长,游客多了,他们的收入也多了。去年,红豆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7600元。
同样种植烟草的箭台村,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在什邡提出打造的雪茄小镇中,元石镇是核心区。元石镇党委书记陈林说:“箭台村御景园将改造为雪茄庄园。为吸引不抽雪茄的游客,庄园里也会有雪茄香草SPA等体验项目。
箭台村也正在考虑引入一批台湾民宿经营者和文创工作者,让他们成为“新村民”,来带动发展新产业。
在灾后重建中,什邡打造了12个特色村,朱家桥村挖掘李冰导洛通山的人文资源,下院村和箭台村则将重点打造猕猴桃和大棚蔬菜花卉产业……经过重建的12个村,村村有特色产业。
五一假期,成都市民廖望带着一家人到什邡一日游,上午参观了红白地震遗址后,我们到湔氐镇下院村体验了采摘猕猴桃,下午赶到马祖村,坐在禅心湖边垂钓,傍晚又来到红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