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地理

穿越回京城!北京东四地区老照片及模型展”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

2018-05-07 08:23 北京晚报 TF008

近日,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京城回眸——东四地区老照片及模型展”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猪市大街(如今的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大街等东四一带主要街道的街景老照片。这些老照片,是当时的摄影师顺着街道走一步拍一步,然后拼接而成,这些老照片也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作者 姜宝君


96岁的林光华老先生,在他儿子林冀生制作的街景模型上,指出自己小时候居住的地方。

除了老照片,还有一位老人花了七年时间制作而成的猪市大街街景模型,这组模型同时也是老人为了满足96岁高龄的老父亲回忆童年记忆的心愿。

珍贵的照片加上细节逼真的模型,唤起了这个城市里很多老人的记忆,他们在这里寻找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1 五十多年前拍下北京“三横三纵”街景

熟悉老北京的都知道,“东四”是“东四牌楼”的简称,建于明代。明代同时修建的,还有皇城以西的四座牌楼,相应的,西边的四座牌楼被称为“西四”。这两处牌楼自修建之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四条街道,以此成为商业聚集地,吸引了大量的商铺和住户。虽然这两处当年的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但它们留下的故事和记忆,却沉淀在历史深处。

近日,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展厅的墙壁上,挂着数十幅东四一带沿街建筑物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拍摄于1960年至1963年。事实上,当年拍摄的照片远不止这些。北京城内几条主要街道的原始风貌都被如实地记录下来。史家胡同博物馆馆长马玉明讲述了这些照片的来源。

上世纪五十年代,彭真市长提出,随着北京城的发展,旧的城市风貌也要记录下来。于是,在调拨了大量粮食后,都市计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身),换取了大量的拍摄设备,并从全国招募了多位摄影师,让他们如实地将北京城的原始风貌保存下来。马玉明馆长介绍,1960年至1963年,摄影师们拍摄了“三横三纵”的城市街景:“三横”是西直门到东直门,阜成门到朝阳门,复兴门到建国门;“三纵”是菜市口至新街口豁口,前门南边至鼓楼(隔开故宫),崇文门至雍和宫。

细心的观展者会发现,所有的照片都是冬天的景色,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树枝光秃秃的。其实这是有意为之,“冬天建筑受树木影响最小,能够最大程度记录当时的街景。”当时的摄影师们是走一步拍一步,最后拼接成一整条街道的照片。

史家胡同所处东四南侧,因此本次展出就选取了以东四十字路口为中心点,向周围辐射的一些主要街道的街景老照片。在展厅的地面上,主办方还特意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细节:地面上铺设了2017年以东四十字路口为中心的街景图,在每条街道的两边摆了一长条小桌子,桌子上贴着每条街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街景老照片。五十多年的时光,就这样浓缩在小小的空间里,顿时生出“穿越之感”。

马玉明馆长说,墙壁上挂着的老照片,是他们精心挑选的,选取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的老照片,比如浴池、理发馆、药店、粮店、医院等,“就是想要唤起大家的记忆”。

他们的精心设计,调动了参展观众互动参与的热情。来参展的许多老年人,一见这些场景,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地“大呼小叫”:“我小时候在这个浴池里洗过澡,在这个理发馆理过发……”

看着老人们积极诉说当年的记忆,策展人之一的孙天培也非常开心,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照片只是放在相册或者资料库里,它就是‘死的’,只有往照片里浇筑记忆,照片才能‘活起来’。我们这次就是想让这些‘死’的照片,变成‘活’的。”

2 七十岁老人用模型复原猪市大街

除了这些记录了大量细节的老照片,展厅还有一件展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组旧时老北京建筑物的模型,这些建筑物摆放在一起就是街景的再现。细看之下,这组木质的模型,制作得非常精致,不仅四合院的屋脊、窗棂等细节栩栩如生,而且胡同指示牌、店铺的匾额也如实呈现,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模型上店铺的大门和窗户还能打开。

林冀生老人复原了猪市大街的街景模型

这组模型复原的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猪市大街(如今的东四西大街,为东西走向)西北侧大约一百多米的一段街景。在模型上方,张贴着与模型相对应的那一段街景的老照片。两相对比,就能发现,模型的复原程度极高。这组街景模型瞬间让人们的记忆立体起来。孙天培告诉记者,有一天,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来观展,他看到这组模型后,指着其中一栋建筑说,“我就在这里住了几十年。”

街景的复原者是一位叫林冀生的老人。老人今年70岁,退休之后,利用空闲时间,从零开始学习建筑知识和模型制作方法,并凭借记忆和老照片等资料,耗时七年,最终手工制作出一组模型,还原了猪市大街西北侧的街景。林冀生老人为何如此执着于这份艰巨的任务?这源于他的父亲林光华老爷子的一个心愿。

林光华老先生今年96岁高龄,从小就生活在猪市大街一带,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猪市大街早已变了模样。林光华老先生心想,复原猪市大街旧时的风貌,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通过想象来“复原”当年的场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退休的林光华琢磨着制作四合院模型来回忆童年。曾经是古建筑高级工程师的林光华,开始利用生活的废弃材料制作四合院模型。2010年,四合院模型制作完成,不仅有东西厢房、正房、垂花门等建筑,还有门钉、门座、门环以及花纹等细节,这些细节使得四合院模型巧妙逼真。

后来,林光华想着把猪市大街整条大街的建筑也复原出来,只不过,此时的林光华老先生确实感到精力不济,正好他的儿子林冀生退休了,这样,在老先生的指导下,林冀生开始制作猪市大街的街景模型。

四月中旬的一天,林光华和林冀生老爷俩,也到了展览现场。林光华老先生指着模型中的一栋建筑说,“这就是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底下是我家的铺子,叫德厚鱼店。”他还记得,他家楼下有一家饽饽铺,铺里最有名的糕点就是芙蓉糕。“芙蓉糕分两种,一种是荤的,一种是素的,素的是白色的,荤的是黄色的。如果糕点没吃完,下次吃的时候再回笼蒸一下,跟新做的一样。”

林光华老先生指着模型上离他家几十厘米开外的另一栋二层小楼,颇有几分自豪地说,“那是一家烤鸭店,也是我父亲开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林光华的父亲去世了,他们一家不久后就搬离了猪市大街。

回味良久,林光华老先生指着模型中有一处名为盐家大院的建筑说,“盐家大院不在猪市大街,但这里的确有座院子,只不过不叫盐家大院。”

3 理发师为舞台角色设计发型

八十余岁的人艺老艺术家蓝荫海先生,也来到了展厅。他从小就生活在史家胡同,对这一带非常熟悉。进入展厅,他仿佛一下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在看到“春风理发馆”的老照片时,老人的记忆闸门一下被打开。

“那个时候这个春风理发馆相对贵点,但手艺确实好。”蓝荫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考上了人艺。从那会起,一直就在春风理发馆理发。他和当时的理发师傅非常熟,现在帮他理发的正是那位师傅的第三代徒弟,现如今也七十来岁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年轻的蓝荫海在吴祖光编剧、夏淳导演的话剧《风雪夜归人》中,饰演一个富家少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蓝荫海自己设计了一个发型:中分头,并去春风理发馆,让经常理发的那位师傅给他理成那样的发型。结果理发师告诉他,在当时,不管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中分头都是“特务”的固有形象。理发师就给他改了改发型,理了一个稍微偏一点的分头发型,这个发型也帮助蓝荫海成功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

在内务部街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邵阿姨,对于春风理发馆同样记忆深刻。她回忆道,当年理发馆里有个理发师特别帅,女孩子们去那里理发时,都爱找这个师傅,于是这个师傅后面常常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其他理发师要求给她们理发时,女孩子都借口说她们等的那个师傅手艺好。想起这些细节,邵阿姨仿佛回到了豆蔻年华,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其实,当时大家都是想看看那个帅哥。”

在展厅,春风理发馆老照片不远处就是一张青海餐厅的老照片。从照片上看,餐厅有两层,外观非常有气势,而且建筑上所用的线条非常细致独特,与周边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细节昭示着,在当时,这是一家非常高档的餐厅。蓝荫海老先生的回忆证实了这个猜测。当年他们排演了一部郭沫若写的话剧,郭沫若看过之后非常高兴,特意请全体剧组人员到青海餐厅吃饭,以示感谢。剧组人员也非常高兴,蓝老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当时郭老请大家喝的茅台。”

有趣的是,当年在街边工作的一位老人回忆,青海餐厅有道著名的菜叫“蚂蚁上树”。这道菜,如今在主打南方菜系的餐馆里依然非常流行。

在这些老照片中,明星电影院唤起了众多老人的回忆。当时,学生票价是一毛,成人票价是两毛,如果新片上映则是两毛五一张,尽管如此,当时仍然是一票难求。

除了诸多留下珍贵记忆的店铺,老照片还留下了很多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这也成为如今研究的宝贵资料。孙天培说,“当年在拍摄照片时,因为胶卷昂贵,摄影师主要突出建筑,能避开车和人的就尽量避开。尽管如此,还是留下了不少当时人们生活的景象,反映了六十年前人们的生活风貌。”他指着一栋建筑的照片介绍,在这个建筑左下角有一堆人围在那里,周围有马扎,还摆了几个杯子,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干什么。有个来观展的老人告诉他,这就是当年的茶摊,冬天卖给人们热茶喝。

展出的老照片中有三座类似哮天犬的石像,如今得以保存的石像(图片左上角),当年就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4 二郎庙周边曾有三座石像

在这组老照片中,引起最多关注的要数二郎庙了。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二郎庙坐落于东四南大街与灯市口大街相交之处,庙在路东,坐东朝西,往南走几步就是史家胡同。

明清时期,灯市口大街两边都是经营各种灯笼的商铺,正月十三到十八灯节的时候,这里熙熙攘攘都是来观灯的人,所以在历史上,对于这座庙有不少记载。如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中记载,“二郎神庙在今灯市口大街东,存小殿一楹,本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更是记载过这样的“神奇画面”,早晨日出时,有一缕金光射入这座二郎神庙。当年有说法认为,这是皇宫中和殿屋顶上的镏金宝顶折射的金光。

这座二郎庙的门口曾有两座哮天犬石像,后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两座石像,其中一座不见了,另一座因为各种原因得以保存,如今就在离二郎庙不远处的一家店铺门口。通过这次老照片的展出,人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上世纪六十年代,二郎庙门口确实有两座哮天犬石像,而不远处还有一座类似哮天犬的石像。也就是说,如今人们看见的得以保存的哮天犬石像,并不是二郎庙门口两座石像之一,五十多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在如今大致相同的位置(二郎庙北侧约30米处),本来就有一座类似哮天犬的石像。这张老照片也为众多关注老北京的文史爱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在这一带生活了多年的李大爷说,二郎庙不大,香炉就在马路的便道上,庙门上挂着“有求必应”的匾额。他小时候,二郎庙已经衰败了。那时,庙面的人已经不穿道服,他们小孩子常常溜进去捡香头放鞭炮。他父亲知道后,还曾告诉他们,“这庙过去皇帝都不敢进。”李老爷子说,二郎庙南侧曾有个小夹道,顺着夹道一直往东走,还有个小院。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小院是路对面咸亨酒店放酒的地儿,咸亨酒店酿造的一种叫“绿豆烧”的酒特别有名,当年很多人慕名而来。

通过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展出,人们发现,在二郎庙外还有一座石碑。如今,二郎庙旧址是一家卖水果的小店,庙早已不复存在,更不用提石碑了。不过,一直关注二郎庙的“潘家园老彭”告诉记者,这座二郎庙的石碑存放在石刻博物馆。他的一位朋友就在石刻博物馆里工作,曾亲口对他说过这件事。而且除了石碑外,石刻博物馆里还存放有二郎庙的一些其他遗物,至于是不是哮天犬石像,还有待确认。

在展览中,令“潘家园老彭”感到亲切的还有“永济水会总局”的老照片。“潘家园老彭”指出,“水会”是当年民间互助的消防组织,“可不是卖水的地方”。尽管民国初年,北京城就有了消防队,但水会作为民间的消防组织,依然发挥着保护商铺安全的重大作用。

东四街景老照片,自然少不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东四信托商店。信托商店当年是买卖旧货的地方,可不是如今作为理财产品的“信托”。按照当年信托商店的规矩,无论是来出售还是来委托的顾客,都得带上户口本等身份证明,如果是卖自行车这种贵重物品,还得带上自行车执照。

5 为数不多的老楼依然健在

已退休多年的俞万林老先生,这次来观展,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寻找他工作了三十年的化学试剂公司的老建筑。1979年,他在东四南大街的化学试剂批发商店工作,一直到2007年退休。

来之前,他查过企业史,史料记载,化学试剂公司前身是化学试剂批发商店,批发商店于1964年迁往东四南大街164号。俞万林特别想知道,商店迁入之前的老建筑是什么模样。

在浏览从东四路口东南角至如今金宝街这一段的老照片时,一幢似曾相识的老建筑引起了俞万林的注意。这栋建筑有两层,一楼有四个橱窗,挂着窗板,正中间是个防风门;二楼有三组窗户,也挂着窗板,二楼窗上是“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几个字。楼旁的小门上有明显的“162”的门牌号,162号右侧的大门是东四电话局老建筑,那么按照当时的规则,其左侧的楼就是164号了。看到这些,俞万林惊喜不已,他猜测这幢老建筑就是当时北京化学试剂批发商店迁往东四南大街之前的建筑。他有一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化学试剂批发商店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商店的建筑格局与老照片中的建筑格局非常类似:二楼有三组窗户,一楼有四个橱窗,只是当时大门外的防风门没有了。这再次证实了他的猜测。

俞万林把这张照片发给一些老同志看,一位曾参与企业大事记编写的老同志告诉他,化学试剂批发商店当时属中国医药公司北京科学用品站,该建筑1963年由其所属仪器仪表商店使用,后仪器仪表商店搬走,化学试剂批发商店及其上级科学用品站才于1964年迁入。本次展出的这些照片正是拍摄于1960年至1963年,那么原来建筑大门旁挂的应该是中国医药公司北京科学用品站仪器仪表商店的牌匾,令俞万林惊喜的是,在老照片中牌匾上,“仪”字清晰可见。

在惊喜与满足中,如同很多老人一样,俞万林在看完街景老照片的展览后,就到车水马龙的东四一带寻访老建筑的遗迹。其实,对于这些老照片中的大多数建筑来说,随着世事变迁,它们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还有为数不多的建筑得以幸存。

内务部街旁的继仁堂,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家中药铺,根据一份《北平乐家继仁堂老药铺丸散膏丹价目表》的古籍可知,继仁堂与同仁堂是一家,而继仁堂的经理正是同仁堂的铺东乐鉴秋。在内务部街生活多年的邵阿姨回忆,当年进继仁堂买药,场景特别壮观,一进门,整个店铺里几乎全是装药材的柜子,接待顾客的区域特别小。买药者在柜台交了方子之后,就在一旁等候。此时,只见店里的医生穿梭于店铺中,为人们抓药。继仁堂早已不在,但幸运的是,昔日的药店,如今依然是药店,只不过品牌换成了永安堂,而且现在的建筑比原来多了一层,不过建筑风格依然没变。

老照片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演乐胡同北边,有一家电工研究所。如今这座楼还在,人们所熟知的广义修笔店,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设于这座楼中。当年,电工研究所大门上有“大兴公寓”的字样,现如今,在广义修笔店南侧,还能看见“大兴公寓”四个字,不过,这四个字被店铺的商标牌挡住了一大半,稍不留意就会错过。

不管当年的建筑是否健在,这些建筑和店铺背后的记忆从不会消失,展览主办方要做的正是通过这些资料唤回人们的记忆,还原更多的历史。正如孙天培为这次展览所打的一个比喻:“这次展览就像发了一个帖子,大家积极‘跟帖’,只不过,这次‘跟帖’的人,不是年轻的网友,而是在这里生活过的老人们。”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本周四“双星伴月”,夜空将绽放“歪着嘴的笑脸”

文津楼:与北海琼岛隔水相映,是当年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天文专家:今晚头顶最亮的就是织女星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本周日夜空将上演“火星合月”,南大西洋等地还可见月掩火星

“保卫华北”!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红色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