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画廊李嘉漫画

阅读从来没有“碎片化” ,只不过你懒于思考

2018-03-26 13:42 北京晚报 admin

近年来碎片化阅读引来无数争议。

 

近年来,碎片化阅读引来“板砖”无数。谈起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表示,只要是阅读,不论用什么介质载体形式,都值得鼓励。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碎片化阅读简直自带“争议体质”——有人以实际行动力挺,觉得碎片化阅读更便捷、体验更丰富,应予鼓励;有人则看不顺眼,给碎片化扣上了“肤浅”“快餐”的帽子,觉得根本不算阅读。

其实,这种争议压根就没有意义,毕竟碎片化阅读早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当前,阅读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从书本转移到了手机、各种阅读器,甚至已经从文本变成了声音。很多人习惯了在公交、地铁上翻翻新闻资讯、看看微博热文,在开车时听听浓缩的财经书籍、成功学“干货”——且不论这种阅读是不是像“到此一游”一样走马观花,它们确确实实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满足了部分群体的新需求,给人们的文化餐桌增加了新选择。

所以,相比于口水和争议,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与其把人们从手机、电脑前拉回严肃的深度阅读,倒不如让读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高阅读质量。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在阅读方面,不妨在内容创新上不断尝试,持续增加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为读者提供更多健康、文明、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有言:“人不读书,其犹夜行。”当前,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已呈井喷之势,所以与其比较碎片化与严肃阅读的高低优劣,不如顺应碎片化阅读这一难以逆转的趋势,不断丰富优质精神食粮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阅读需求。(广州日报)

来源:北京晚报 李嘉/图

分享到

北京回天地区将实施“微更新” 已选定6类10个碎片化空间

5分钟读完名著有用吗?快餐式学习反而影响阅读 非文化正途

家长为孩子报“定制”培训班 最终8万多学费打了水漂

公园景区内野花野草"转正" 首次纳入园林部门自然抚育范围

基层干部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上班要带五六部手机

击破“量子产品”谎言须从社会管理入手

赶快卸载!你手机下载的这些APP可能是山寨货

你在婚恋网站遇到的TA 有可能是几十块钱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