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城区自备井逐步退出
2018年3月24日讯,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增加到约300公里;到2035年,北京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昨天,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8-2035年)》,提出了耕地与河湖休养生息的任务和具体措施。
世界水日,为水行走 阎彤摄
河湖水质逐步改善
《规划》指出,在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面,要重点推进北运河、潮白河、永定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构建河湖蓝网系统。要加强库滨带河滨带治理,逐步改善河湖水质。到2035年,北京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同时,要保障重点河湖生态用水,通过增加再生水补充、适当补充清水、加大雨水利用,实现到2020年全市河湖再生水补水量不低于8亿立方米,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并将这一数字在2035年扩大到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
城区自备井逐步退出
《规划》指出,要加强河湖自然资源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划定河湖管理及保护范围、建设水系连通和湿地等工程,保护和合理退还河湖生态空间。到2020年划定河湖水域岸线功能区,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增加到约300公里,完成0.66万公顷湿地生态建设与恢复, 60%以上湿地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到2035年,全市基本形成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再完成1.9万公顷湿地生态建设与恢复,80%以上湿地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规划》还提出,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地下水管理,实施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城区自备井逐步退出城市常规供水体系。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淡水养殖,科学控制渔业养殖强度,减轻水体污染,并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严格执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
浅山区退耕造林
《规划》指出,要加大退耕造林绿化力度。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以浅山区为重点,进一步实施退耕造林绿化,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在污染防控治理方面,要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为基本思路,推进化学肥料农药减量使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减排和综合利用。
同时,要稳妥推进耕地休耕轮作试点,对位于平原区、浅山区、山区的试点区域分类实施全年休耕或冬春季节性休耕。加强休耕轮作耕地管理,不得减少、荒芜或破坏耕地,不得改变耕地地类,不得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针对部分耕地土壤盐渍化、养分失衡、重金属污染、残膜污染等问题开展耕地修复和养护,使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得到阶段性改善,土壤生物群系逐步恢复,耕地地力等级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