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舆论

方庄将地下人防工程变身共享空间 社区就该为民俗技艺提供空间

2018-03-12 10:50 北京晚报 TF005

作为京城最早一批现代化小区,方庄,曾经是个响亮的地名。现在这块位于南二三环之间的土地上,不仅没有落后于时代,更是比过去多了一些热闹。据报道,一座由地下人防工程改造的共享空间——“方庄民间艺术馆”,目前已经辐射方庄街道16个居委会,20个体验室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民俗技艺。方庄街道等单位联手邀请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免费教居民做手工衍纸画、剪纸、串珠、布艺、绢花等。培训班两个月一期,一期八节课,由于受欢迎,需要限制名额。方庄民间艺术馆至今汇聚了十几位民间艺人,有的在街道书记、主任的介绍下,被长期聘用为中小学民俗课程教师。艺术馆里20个房间,设置为剪纸室、绢花室、风筝室、布艺室、编织室、泥塑室、书画室、篆刻室、环保制作室和古筝琴室。出于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政府搭桥,购置通风设备、排湿装置,改善地下环境,解决水电等日常维护费用;馆内逃生指示标识、卫生间、安全设施等一应俱全。

孙颖/摄

这么好的地方,想来很多人都会羡慕不已。但如果了解到这个民间艺术馆的前世今生,恐怕除了羡慕还会增添颇多惊讶和感慨。因为,就在几年前,这个488平方米的人防工事被用作群租房,住着200多口子人。用当地群众的话说,里面“绕的像迷宫一样”。好在,后来终于在政府的大力监督和支持下,社区把群租房给清理了。迫在眉睫的安全隐患排除掉之后,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比如雨天积水、有流浪猫狗乱入乃至死亡、有成为治安死角的可能……

是不是似曾相识?在北京,不少老校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地下室、群租房等被清理了,但怎么管好新的空间呢?任其闲置看上去挺省事的,但实际上带来的潜在问题并不少,约等于给日后“埋雷”;倒是方庄这样,看上去筹备一个艺术馆挺麻烦,但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给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社区开动脑筋,挖掘本地人才优势,既为邻居们提供了施展一技之长的窗口,也加强了社区文化建设。往大了说,这是发扬京城特色,是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

剪纸、绢花、风筝、泥塑,也许这些平凡百姓的手艺距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差的老远,也培养不出“工艺美术大师”来。但这些指尖上的记忆能记录北京的风土人情,能体现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情怀。没有凡人小户家里的烟火气,就没有北京这座非凡城市独特的气质。爱北京,就要我们北京人爱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玩意儿,自己每天的生活的环境,要自己为这个家乡传承她的独特气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丽

分享到

“禁令”成摆设?龙祥嘉园地下“储藏室”又变出租屋

北京231处地下空间腾退再利用多样化,还能这么用!

地下空间使用有了“负面清单”,不得开办幼儿园,怎么用居民说了算

北京推“负面清单”规范地下空间:不得开办托儿所幼儿园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改造居民地下空间 如今变身安全宣教基地

探访社区地下活动室,整治腾退后成居民快乐发源地

北京市1932处腾退后的地下空间启用 政协委员建议管理与经营分离

北京广外街道腾退地下空间打造“有氧街区” 让老人孩子有地儿去

德胜街道认领设计大赛作品:将把华尊大厦地下一层改成便民综合体

北京疏解整治后腾退空间如何利用?多位代表呼吁建养老医疗设施

地下空间变身的背后:首要考虑安全问题 改造时多听居民心声

医生在救护车上吃香蕉也被喷?见啥怼啥是种“键盘病”

躺着就能瘦?别让代餐食品“代”走年轻人的健康

跨越25年带68件文物回家!凡我流失文物,追索不会止步

你被要求过投票吗?网络评比泛滥,但最美、最好的真不靠这些选出

驴友被救后快递送锦旗引争议,救援队称“是羞辱”,真诚去哪了?

玩具租赁行业再次进入市场,却因何难获大家认同?问题出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