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促销诱惑多充值易消费难 消费者权益受损拨打12315
2018年2月8日讯,“要不办个会员卡吧您?充值消费还能享受会员折扣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遇到销售人员推销健身卡、美容卡、洗车卡、蛋糕卡等预付式消费。然而,“办卡容易退卡难”“充值容易消费难”,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不少商家以“年前大促销”为噱头,收款后出现或“人去楼空”,或单方设定“霸王条款”等问题。专家表示,春节将至,消费者应谨慎选择预付式消费,遇到消费纠纷时应保存证据及时维权。
年前大促
各类预付式消费频现
“你现在办张健身卡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年底冲业绩,都是活动价,比平时办理要便宜近一千元呢。”小张是海淀区中关村附近一健身房的销售人员,他表示,一到春节前便是他们较忙的高峰时段,“很多客户想着快过年了,年底手里的预算也比较充裕,这时候搞促销容易拉来不少会员。”事实上,如餐饮、KTV、洗车、糕点等商家都纷纷在借“年前大促”向消费者推销预付卡,不少消费者也因价格很有吸引力而“心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最常见的预付卡,不少酒店也针对春节出行高峰推出了预付消费。“春节期间酒店价格会上涨,如果预付的话,价格会比到店便宜几百块钱。”不过,在平安里附近上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自己曾花费1560元预定了去丽江的一家酒店,但因为个人原因去不了,于是联系酒店客服,希望能够协商退款,但遭到了拒绝,“虽然订单上确实标明了提前预付、酒店确认后不可退款,但感觉自己花了钱,却没有得到商品,很糟心。”
纠纷不断
商家收款或人去楼空
“半个月前我来这家美发店做头发,店员小伙告诉节前办卡有优惠,谁知道我才做了一次头发,再来竟然发现店铺关门了,卷帘门上贴着‘门店转让’,还没过年呢,这不是坑人么?”家住大兴区高米店南附近的赵小姐对记者表示,自己曾试图联系商家讨要说法,但一直没得到回应,“即使要走,也应该跟我们消费者说一声吧,哪能一声不吭卷钱就走呢?”记者随后拨打了商家对外公布的手机号码,也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了解到,由于节日期间商家生意较为红火,部分商家单方面推出了一些“霸王条款”,引起了不少消费者不满乃至投诉。“我充卡的时候商家说了包间消费最高享受七折优惠,我就直接冲了五千。”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女士对记者表示,自己平日和同事爱唱歌,便在某乐迪办理了会员卡,谁知道办理完后才发现国庆元旦等各种假期并不能享受优惠,“早知道我就直接团购好了,但商家告诉我不能退卡,只能转让,转让还需要相应的手续费。”
而部分受房租上涨或其他客观原因影响不得不搬迁地址的商户也对预付款的消费者造成不少困扰。胡女士是某连锁养发馆的会员,今年下半年被告知商铺地址从大兴区迁往了丰台,路途时间增加了近30分钟,“当初就是因为在家楼下才办理的,这下那么远,久而久之我也少有去了。”
理性充值
预付大笔金额需谨慎
预付卡等消费出现纠纷的花样不断,但商家却经常以“最终解释权为商家所有”为由退推卸或规避种种责任义务。对此,业内人士称,办卡合同中的免除、加重消费者责任、主要义务,排除商家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实为无效。而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预付款纠纷是个‘老大难’,消费者预付大笔金额时需谨慎,尽量理性充值。”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则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仔细阅读相应合同,并注意保留证据,当遇到权益被侵犯时,可拨打12315维权投诉。同时,相关部门应对销售预付式会员卡的企业实行保证金制度,以防经营者“人去楼空”或无法履行承诺时,可用保证金清偿消费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