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八一学校化学老师张嵩拉萨支教两年 改变当地教学方式

2018-01-03 09:11 北京晚报 TF005

2018年1月3日讯,这学期,张嵩重新回到了八一学校高中化学组的工作岗位上。时隔两年,再也不用时不时吃到夹生米饭,不用再特意放慢已经很慢的教学进度,张嵩却有点儿怀念那两年的支教时光。

他一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力所能及地做了点儿分内事,但是雪域高原却回馈给他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让他在未来人生中更懂得感恩。

一周33节课 整天摸黑上下班

2015年,张嵩带完了自己首个高考班,正准备在接下来的假期里好好养精蓄锐,来年再战高三。7月,八一学校接到了援藏支教任务。“我年轻,又是男老师,确实义不容辞。”张嵩第一时间报了名,谈及自己报名的原因,张嵩说得很朴素,“刚开始其实好奇心更多一些,我想去看看那边的教育情况是怎样的,加上我刚教完高三,有经验,教学上也能顺畅衔接。”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又是家族的长孙,张嵩一开始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等到体检合格、层层选拔结束,实在捂不住了,张嵩才开始了与家里的谈判,“其实家里人也没有什么概念,只觉得高原环境差,担心会对我的身体有影响。”张嵩让事实说话,搬出了支教前辈们的先例,反复沟通,家里人才渐渐放了心。

“去之前还是太乐观了,没有考虑到身体会有这么大的反应。”2015年8月底,张嵩第一次踏上了高原的土地,当天晚上就迎来了“高原反应”。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感冒、发烧、牙龈发炎……在北京一直没有的小毛病都一起跑了出来。怕家里人担心,张嵩只能自己一个人扛着。

雪上加霜的是,按照拉萨的课程安排,学生晚上上课要到10点。最开始,张嵩被安排了高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周一至周六要上22节课,这已经是在八一学校时的两倍多了;紧接着组内有老师外出培训,他又被额外安排了一个班的教学。这样算下来,一周差不多要上33节课,“每天真的是黑着天上班,黑着天下班。上完课只能待在宿舍,没有任何力气再去干别的事情了。”

开设选修课让学生爱上化学

去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之前,张嵩本来觉得,自己刚教完高三,再接手新高三应该是轻车熟路;在按照之前教学进度教了两三节课之后,他发现,每次课上提问,对自己之前讲过的内容,孩子们基本都答得上来;私下了解沟通后,张嵩才意识到,是自己讲得太快了,“当地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按照自己之前的教学方式上课肯定不行。”

张嵩开始有针对性做出改变,以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一方面,将课上听写的比重增加,进行分组听写竞赛,并适当地奖励学生一些学习用品;另一方面,他创造性地让班上的孩子当起了自己的“小助教”。原来,通过细心观察,张嵩在课堂上偶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次,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张嵩询问孩子们是否听懂了,一些领会快的孩子迅速有了回应,然后噼里啪啦给那些没听懂的同学讲了一遍,没听懂的学生茅塞顿开的样子给了张嵩启发。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他沿用了这一妙招,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张嵩都让听明白的学生再给大家解释一遍,有时候自由交流、互助学习的时间能占到半节课。“一开始也担心这种方式会不会影响教学进度,但是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学习的效率反而有所提升。”

张嵩一直觉得,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孩子们喜欢上化学,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因此,他在学校里首次开设了一门化学实验选修课:茶水怎么能变成墨水?酒精灯如何自燃?怎么把可乐凭空消失?贴近生活的实验设计,让孩子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答疑,总会有一帮学生提前在办公室等着他;班上40多人,常常会有30多个学生都跑去问问题。最后高考时,他所教的两个班,一个班升学率百分之九十,另一个班竟达到了百分之百。

走家串户与藏族学生贴心沟通

支教第二年,身体开始慢慢接纳了雪域高原的残酷条件,教学上也步入正轨。平时与学生聊天中,张嵩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牧区的孩子,祖祖辈辈都是牧民,生活非常艰苦,能来上学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怎么能更好地帮帮他们?张嵩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孩子们平时都是住校,我来了两年,如果连他们在上学之余,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都不知道,那就有点儿太失败了。”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学生的家里大多坐落在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周围交通非常不方便,“车开不上去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去趟学生家里,光爬山就要花费四五十分钟,张嵩却有别样的收获。

学校有一名初一的女学生,了解到她每周回家都要独自步行四个多小时的山路之后,张嵩和其他一同支教的老师决定去看看。来到学生家中,他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在拉萨市里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姐姐和一个两岁的弟弟。到了午饭时间,不会说汉语的奶奶端上了准备好的午餐:平底盘里空荡荡地摆着几棵青菜,一盘牦牛肉,一碗凉粉。张嵩立刻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要知道,对一般牧民家庭来说,一周能做一次菜就已经非常奢侈了,更何况,奶奶还特意为老师准备了平时并不常吃的白米饭。“我们招呼学生和家里人一起吃,他们都说自己吃过了,其实这一顿饭已经是家里能做出的最好的饭菜了,他们都舍不得吃。”

这样的走访经历多了,张嵩觉得自己心态开始有了转变,对学生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以前学生听不懂,自己会急;但是家访后,我开始觉得,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能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理解慢,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学习,即使听不懂也认真做着笔记,自己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3年没动过的实验器材不再蒙灰

家访的经历也让张嵩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感,“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的支教经历,能真正地给孩子们和学校留下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东西。”他是这么想的,也正是这么做的。

化学本来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张嵩发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几乎不做实验。是设备器材跟不上吗?其实也不尽然。在与当地一名老师的聊天中,张嵩了解到,学校购买的数字化实验器材在实验室里放了快三年了,一直无人问津;自己跑去一看,这些器材表面都蒙了厚厚一层灰,而这本来应该是帮助孩子们直观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了解微观变化的得力工具。于是,他配合当地老师一起研究了数字化教学在初高中的应用可能。让张嵩有些骄傲的是,在他支教结束时,全校所有老师都已经掌握了这套实验器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都会有意识地将这套器材加以融入;后来,甚至还吸引了西藏不少其他学校的老师过去取经。此外,得益于他留下的课件、教案、药品、器材,他在学校开设的首个化学实验选修课,如今也已经成了学校的常态选修课。目前,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已经走在了拉萨各中学的前列。

在听学校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时,张嵩发现,很多老师习惯“各自为营”:自己看书、自己备课,互不交流有时甚至会导致知识性错误年复一年的被重复传授。“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又不利于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于是,张嵩首先梳理了高一高二的整套课件给当地老师 ,让大家先在课件上尽量统一。 其次,他和另一个援藏老师“以身作则”,做到次次教研活动准时参加;遇到其他老师准备公开课、教学比赛时,他们也会在课程设计、试讲、确定终稿等各个环节都全程参与;经过张嵩“全链条辅导”后的老师往往都会拿回不错的成绩。于是,尝到甜头的当地老师们慢慢体会到了集体教研的优势,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因为在支教中的突出表现,张嵩被评为拉萨市“优秀援藏干部”,还入选了“2017年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但是,张嵩从来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说,自己只是在一项伟大的使命面前,尽了力所能及的努力。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文并图

分享到

从16岁“爬”着求学,到26岁站立支教!他的十年,看哭网友

名校长放弃百万年薪去支教 开出的唯一条件竟是分文不取

“北京奶奶”回乡办起“小课桌” 严敏文上榜“2019北京榜样”

人生不止考个好大学,边疆支教后,北京的中学生变了

清华寒门女孩毕业典礼发言:想用一年,做件终生难忘的事

广西招募退休教师乡村支教 每人每学年生活补助3万元

全国范围内招募“三支一扶”2.7万人 助力基层脱贫攻坚

90后老师支教塔克拉玛干沙漠 每月去一次县城下载教学资料

走出象牙塔去新疆支教: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90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山区支教7年 组织全球数百志愿者参与

北京林大学生刘康桥毕业后支教内蒙古 教学期间学会尊重差异

被中组部长陈希点赞的95后 浙江省委书记又和他见面了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