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明年超九成
2017年12月25日讯,记者昨天从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1月底,全市8年累计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452个,覆盖社区2706个,覆盖率达到87.5%。明年全市至少再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努力使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90%,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打个电话理发师就上门
“这是您要的油和面,小票您收好。”家住丰台区草桥欣园三区的刘妙妫奶奶足不出户就收到了社区工作人员从附近超市送来的粮油。老人告诉记者,这一两年来,草桥社区变了,买菜有人送,理发能上门,还有党员和她结对子,独居的生活不孤单。
“奶奶,我来看看您,家里有什么需要忙活的事儿吗?”李欣诺是2016年和老人结对子的党员志愿者,听说老人家里需要购买油和面,李欣诺打开手机上的“智慧草桥”APP,登录、下单、付款,一会儿工夫,社区里的工作人员就把老人需要的生活用品送了过来。这些商品都来自和社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签约的京客隆超市,货源放心。在老人家的玻璃板下,还压着一张“爱心理发券”,这也是和服务圈签约的理发店,打个电话,理发师就可以上门服务。“我是赶上幸福的末班车了,家人不在身边,生活一点儿也不用愁!”老人的笑容里透着满足。
“村居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草桥社区党委书记牛放告诉记者,刘奶奶享受的服务得益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而在草桥这个城乡结合部地区,这个“圈”靠的是“村居共建”新模式的推动。据介绍,两年前,草桥地区居民虽然占到了7成,可居委会的管理辐射特别弱小,而在村委会管理下的草桥村,通过村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在草桥,因为管理模式的不同,村民、居民在生活中出现了隔阂。比如,村里在社区办的幼儿园,居民的孩子入园难;卫生服务中心只能接待新农合报销的村民,居民看病得去其他医保医院;村里的文化中心、图书馆为村民服务,居民也没法享受。
2015年底、2016年初,村民、居民分治的局面在草桥村被打破。草桥欣园社区党委和居委会成立,村党委和社区党委实现有机整合,资源共享,以村带居,草桥走进了大社区时代。如今,村里的幼儿园、社区医院、文化中心都实现了村民和居民的共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也建了起来,老年优待证、新生儿登记、“一老一小”参保等都能由社区代办,而且现在主动和社区签约的各种服务商户也越来越多,他们为居民提供服务,接受社区居委会的监督。同时为了让更多居民和村民体验智能化现代生活,利用村党委和实业公司开发的“智慧草桥”公众号和APP,社区广大村民和居民足不出户,便能体会到最便捷的物业服务、购物体验以及其他服务。草桥也为城乡结合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明年将再新建100个
记者从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了解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始于2010年,连续8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到今年11月底,全市8年累计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452个,覆盖社区2706个,覆盖率达到87.5%。12.5%尚未覆盖的社区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区,以及近年来的村转居和新建社区。
今年,市委社会工委启动对已建成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调查评估工作。鼓励和引导行业组织、品牌企业和连锁企业进社区,支持“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有效服务和更精准服务。根据计划,明年全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将再新建100个,同时融入高德地图,便于市民查询。本市将力争在三年内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共建成1000个“社区之家”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