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旧中国街头巷陌的珍贵记忆
2017年11月29日讯,最近因为开始跑图书出版方面的报道,收到了不少出版社、出版商寄来的好书,其中有一些读完了,有一些正在读,以后会通过这个平台逐渐推荐给各位。前不久收到一家名为“领读文化”的公司出版的新书《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这本书既没有作者,也没有大量的文字解说,通篇刊载的都是一种名曰“外销画”的图画,翻开一页页书纸,小手艺人、小商小贩、衣食住行、民风民俗……一个已经被岁月尘封的老北京扑面而来,让人既觉陌生,又倍感亲切。
领读文化是一个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公司,我联系他们进行采访,又得到了他们出版的另一本书《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这本同样也是以读图的形式,让我们领略西方人眼中中国建筑的神奇。
这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在于,其素材都是领读文化在国外各大图书馆、博物馆中悉心收集编汇而来的。以下是我与这两本书的出品人、领读文化总经理康瑞锋的聊天,权作为两书的导读,诸位可观之。
“外销画”里展现十九世纪中国市井百态
“一页一页地翻阅这本书,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恍惚间,仿佛穿越到一个似曾相识又十分陌生的世界。这里的每一幅图画,或绘一行一事,或绘一物一人,于是构成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另一历史。”
这是著名文艺批评家解玺璋阅读《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一书的感受。身为一名“老北京”,书中的许多图画勾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而更多的画面,在他生活的时代就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
十九世纪的中国,照相技术尚没有普及,绘画也罕有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场景,因此“外销画”成为我们如今了解那个时代风貌最直观的途径。据了解,外销画最早是从18世纪广州的一帮默默无名的民间画匠手中产生,他们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市井百态,画作如同“明信片”一样被好奇的西方人带往国外,因此被称为外销画。
从内容看,这些外销画多是表现中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日常生活。作为工艺品,外销画的异域神韵极大地满足了西方人的好奇,作为绘画的载体,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前,那些鲜亮的图景,多角度地描绘了古老中国的人文风俗。随着摄影术进入中国并广泛推广,兴盛了一百多年的外销画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堪称“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的外销画被当时来中国的各国游客带走,藏于欧美和日本的众多艺术馆、博物馆,被视为收藏珍品,而在中国美术界和学术界,外销画及其画师却一直被忽视,在中国的博物馆里也罕有收藏。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传统文化,但是让年轻人去接触传统文化,不亚于去学一门外语。像《曾国藩家书》已经算很浅显直白的文言文了,很多读者仍然要依靠全译版。所以我们就在想,怎么能让传统文化更为年轻读者所接受,那肯定就是图多一点。”康瑞锋认为,如今的年轻人看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就有些像当年外国人第一次接触东方一样,充满了好奇,也存在着一些隔膜,以最直观的图画作为媒介,是他们出版这一系列图书最初的想法。
康瑞锋和他的同事们发动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帮他们寻找资料,一些学者和教授也为他们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康瑞锋表示,广东一带对外销画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展了,也出过相关的书籍,但仅限于专业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对大众的普及性读物。他通过各种关系,从美国、日本、法国的博物馆、图书馆获取了大量外销画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梳理归类。
令康瑞锋意外的首先是外销画的绘画特点。“这里面有中国传统的画法,也有与西洋的透视画法的结合,中国画法是平面的,西洋画法是立体的,这个画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而且这些画都有上色,是中国传统的颜色”,康瑞锋说。
同样让他感兴趣的是外销画的内容,其中相当一部分表现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手工艺,比如茶叶的制作,从采青、炒青,到最后仓储、运输,整个流程都有详细的绘制,还有纸张制作、丝绸制作,市井百态无不涵盖。最终在《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一书中,收录了140多幅外销画,全书分为“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行业·生计”三个部分,并将原图所配的文字说明原样呈现,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中国社会风情与文化的图片,成为当代国人了解那个过去时代的窗口。
书中记载的许多行业,已经随着时代的流转而消逝。记者最有感触的是一幅“取字纸之图”,一名男子身旁放着挑担,手中拿着竹篓,上面都贴着“惜字会馆”的字样。原来,这是当时一个极其特别的行业,京中富裕人家会雇佣一些人去商铺、居民家里回收写过字的废纸,统一拿去会馆焚烧,再将纸灰撒进江河湖海。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敬惜字纸”的传统,写过字的纸不能乱丢乱用,而应妥善保存处理,这种对文字和文化的尊敬,在今日已经难以想象。
无名传教士留下中国古建筑珍贵记忆
与《街头巷尾》相似,《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也是一本纯读图的书籍,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中国人所绘,后者则是西方人所绘。该书是一本介绍中国建筑的画谱手稿,完成于十八世纪,作者是姓名、履历已不可考的法国传教士。上册主要是建筑常用工具、砖瓦墙、照壁、亭子、桥和塔。下册主要是大型整体建筑结构和住宅内部摆设、台等。
在没有影像的时代,来自西方的传教士(或学者)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记录着他们了解的东方世界,通过这些绘画也让西方世界对于东方古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本书的手稿是康瑞锋的朋友从法国里昂图书馆里寻得的,领读文化以每张图15欧元的价格买来了200多张图稿的电分扫描版本。这些图片起初给康瑞锋的感觉是,特别漂亮,但可能很难解读,“因为是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画中国建筑,说结构谈不上有多少结构,说工艺的流程,也好像很难,我们最后琢磨一下,索性就以原来的方式呈现”。
因此对这本书,康瑞锋没有做多少注释,只是邀请了清华大学博士范冬阳对原来的配文进行翻译。最让康瑞锋头疼的是书名的翻译,最终定下“藏在木头里的灵魂”,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建筑跟西方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以石建居多,中国则是木头居多,而且榫卯结构是中国建筑里面最精华的一部分”。
范冬阳在译者序中表示,由于这位绘图的传教士对中国建筑认识的局限性,这本书中其实存在不少谬误、空白和貌似冗余的信息,并不能当做讲述中国建筑的权威著作来读,但这本书完整地体现了十八世纪的欧洲精神,就是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科学”。
“作者以中国建筑为对象,完成了‘收集资料-分类-分析-假设并寻求佐证-建立因果和解释/存疑’的全过程。或许今天的我们对科学研究方法已司空见惯,然而在三百年前,成千上万欧洲传教士就是用这种方式认识了世界上还不具备科学精神的领土,并迅速实现了对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利用和占有。就在本书完成一个世纪以后,欧洲崛起,而直至今日,我们还在大量输入‘西方建筑’……”
像这样的出版选题,领读文化已经列了13本的计划,都是以读图的形式从某一个角度透析中国传统文化。康瑞锋透露,他们下一本书名为《万物有灵》,内容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细井徇所绘制的《诗经》中的所有植物、动物。这在业界有个专有名词,叫“诗经名物学”,这本书此前也曾出版过,领读文化所要做的是对图片进行精细处理,再结合各种资料去考证这些动物、植物的由来、称呼、特性以及它出现在《诗经》中的哪首诗之中。
“我们还找了一个老师,把这些《诗经》篇目朗读了一遍,同时讲解一遍,做成一个有声的版本,你既可以欣赏它的图,也可以学到背后的知识,还可以知道这些动物、植物流传到现在是怎样的状况”,康瑞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