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代言”贫困生土特产 刷屏朋友圈
优质木耳、蘑菇,饱满的榛子、核桃,新鲜脆爽的苹果……贫困家庭的特产,学校来“代言”,这种做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优质的木耳、蘑菇,饱满的榛子、核桃,新鲜脆爽的苹果……这些各地的特产,近日出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官网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上,由学校出面“代言”。据报道,这些特产来自贫困学生家庭,学校希望通过“代言”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贫困家庭的特产,学校来“代言”。这种做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让网友大呼暖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网络叫卖并不少见——一些学生会利用网络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等为家乡特产吆喝,但他们毕竟渠道不畅、资源不多,效果也相对有限。如今,学校在了解贫困学生诉求的基础上,依托自己的公信力,通过更具优势的平台对外“代言”,其传播力更强,影响力更广,有助于为贫困学生减负、贫困家庭创收,也能为包括校友在内的消费者搭建畅通的购买渠道,不失为一种多方共赢之举。
暖心之余,这一做法还能为我们提供启示。一直以来,凭借大学生助学贷款、助学金、生活补贴等一系列政策,高校已经搭建起较为完备的贫困生帮扶制度。但这种帮扶,更多地聚焦于物质补助——贫困学生缺钱,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给予物质补助最直接干脆;但贫困家庭缺钱只是表象,究根结底,贫困的根源可能在于缺技能、缺平台、缺渠道等。比如针对农产品销售问题,学校搭建平台,为其打通营销渠道,这种贫困“补助”方式,有助于激发其自身脱贫能力。
从该校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尝试值得推广,并且不妨步子更大些。据报道,有学生求“推销”家乡的茶叶、蜂蜜,有的家里养猪养羊,但苦于没有销售渠道……透过新闻不难发现,农产品销路问题隔三岔五见诸报端,各种爱心购买的倡议也让网络空间暖流涌动。应该说,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或销售渠道不畅通而滞销,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贫困家庭扩大农产品销路的需求也真实存在。因此,更多高校是否可以在“代言”的基础上,联合贫困生家庭所在的相关部门、爱心企业、公益机构等一起参与,找出更普遍、更可行的解决路径,从而更有效地整合供需信息、消除不对称,搭建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如何更好地回应贫困生家庭的迫切需要,值得进一步思考,也不妨作更多探索。(广州日报)
来源:北京晚报 李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