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冬,全北京人都要抢着吃饺子!
明天就是“立冬”节气啦,冬天的脚步来得太快了!不知您听过这句俗语没?“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今儿,咱们就从这“冻掉的耳朵”说开去……
“冻掉耳朵”这话,怎么来的?
原来,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适逢冬季,在路上他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驱寒药材剁碎成馅料,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人们服食后治好了冻伤。后来人们模仿制作“矫耳”防冻伤,慢慢就有了“捏冻耳朵”的习俗。也逐渐有了“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至于冬至……哎,归根结底不就是找个理由吃嘛……#
不过……打住!立冬可不只是一顿饺子的事儿!要知道,“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古代可是被看作重要节日的!
四“立”,为啥叫“立”?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么说的:“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大意是说,四时都有“气”,春天的气走了,夏天就接上,然后是秋天的气,冬天的气……这中间“咔嚓”分开画风的就是“立”字。#并没有“咔嚓”……
既然“立”这么重要,那么“立”的时候自然就要毕恭毕敬,怠慢不得了。于是古人就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日子明确地标出来,并称为“四立”,并认为“四立”是“(万物)生长收藏之始”,成了古代很重要的节日,甚至从汉代开始,每到四立之日,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当然也要有时令的食物……#
那么问题来了……
“四立”为什么这么重要?
话说回来,“四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咱们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和收成,是那时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所以四时物候变化规律,自然要被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什么节气做什么,只要不出意外,一般都能五谷丰登。所以人们根据寒暑,将物候一次轮回定为一年,又根据月相,将一年平分为二十四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了……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里就清楚地记录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八个节气名称,清楚地界明了四季。
人们甚至根据节气总结出一些“结论”。比如:雨水后若“草木不萌动”,便“果蔬不熟”;大暑后若“腐草不化为萤”,便“谷实鲜落”;甚至“脑洞大开”到:春分后若“雷不发声”,诸侯就会“失民”;大暑后“大雨不时行”,便“国无恩泽”……#后几句的脑洞也是没谁了~#
所以这么一说,您是不是大概明白:为什么立冬要吃饺子如此重要了?
文/编:郭雅
图片: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