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京呈

杨振宁等大家为西南联大庆生 战火中培养一代国之栋梁

2017-11-02 09:13 京呈 admin

2017年11月2日讯,95岁的杨振宁来了,99岁的吴大昌来了,93岁的李德齐来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来了,翻译家许渊冲、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都来了!

杨振宁与吴大昌

昨天上午,90余位西南联大老校友在北大欢聚一堂,他们的平均年龄在95岁以上,一起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纪念他们的母校西南联合大学80岁生日。

相见言欢。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这是当年的西南联大校歌。

西南联大历史文物展上的校歌印刷物

转眼这所战火中的奇迹大学已经诞生了80个年头,了解这段历史的后人都会惊叹,这所大学在教育史上留下的璀璨一笔。不足4000名毕业生中, 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数不清的人文大师。

北大师生向西南联大纪念碑献花。

遥想1937年7月,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上的侵华日军

8月,日军攻陷天津,在记者招待会上公然宣布:“我们首先要炸掉南开大学!”10月,北大红楼和清华园也是满目疮痍。

被日军轰炸的南开

8月28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接到教育部的公函,要求:三校南迁,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战事紧急,撤退毫无组织,教授学子各自逃出,“逢车便上,遇庙而栖”,一路乞讨,辗转南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流离与聚合,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

长沙临时大学旧址

不久,上海、南京沦陷,临时大学决定西迁昆明。教授、学生们携老扶幼,一路辗转颠簸,历尽艰苦,徒步至昆明,行军3600里。

1938年4月28日, 284名师生抵达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

联大成立之后,校训定为“刚毅坚卓”,其条件之艰苦令人无法想象。一间宿舍要住40个学生,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课桌,图书馆里面所谓的书架,是废油桶上放一块木板。起初,教师、学生只能在校外租住,后来好不容易置地,修建校舍。

清华校长梅贻琦请来梁思成夫妇设计校舍。夫妇两人前后五稿,越改越简陋,仍不被采用。梁思成忍无可忍:“你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校舍?”梅说:“除了图书资料室做砖瓦建筑,教室用铁皮做顶,其余统统做茅草屋。”当晚,他和林徽因重新设计,林徽因一边改一边流泪,哭的是联大,也是中国。

梁思成一家在昆明

铁皮屋,每逢下雨雨打铁皮声音太大就没法上课。有一次,经济学家陈岱孙上课,中途大雨如注,他在黑板上写下“停课赏雨”四个字,学生们就静静地听了一节课的雨。后来,联大遭遇财政赤字,连这样的铁皮屋顶都没保住,所有屋舍都改成茅草房。

西南联大校舍

昆明通货膨胀,以当时的物价来推算,联大薪金最高的名教授,一个月连40斤豆腐都买不起。当时昆明人都说:“如今只剩下三样便宜货,邮票、电影和助教。”

西南联大课程表。

这些名师早年何等优雅,如今个个破履烂衫,食不果腹。朱自清每日只能吃糙米度日,致使胃病加重。一次出门,一个乞丐追着他要钱,他说:“别追了,我是联大教授。”乞丐扭头便走:“你早说嘛,害得我白跟了你半天!”

朱自清的聘书

华罗庚放弃国外大好机会,到联大只能租住农家牛棚。他批改作业到深夜,然后埋头钻研自己的学问,一晚上被牛虱咬得遍体鳞伤。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攻克了十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

华罗庚一家在昆明

后来,昆明空袭,华罗庚几乎被炸死,闻一多就邀他同住。十几口人共居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布东考古布西算”的奇特格局。彼时,闻一多自己开辟菜园,靠卖书、卖衣、治印换钱。从1944年4月到1946年7月,闻一多留下了1400多方印谱,可见其治印之勤,经济之窘迫。

闻一多治印

联大教授们为了生计各显神通:费孝通在街上卖过大碗茶;吴大猷为妻子治病到菜市场捡牛骨;吴晗为了送妻子去上海做手术,用十六箱藏书抵押给学校换机票。

联大校徽

相比之下,理工科教授就“牛”多了: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家生产肥皂;化学系的高崇熙栽了一大片剑兰拿到市集上卖;化工系谢明山研制出了“西曼”墨水,在昆明市场上居然畅销一时;生物系教授更是建了酒精提炼厂,为医院解决燃眉之急…

联大时期老照片

听闻教育部打算拿出部分钱补助困境中的教师,西南联大校委会召开会议,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所有教师联名拒绝政府的救济!“全民族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还有许多的人民比我们还要艰难,我们有什么理由接受政府补助呢?还是让这些补助用于抗战吧。”

西南联大生活。

老师苦,学生亦苦。学生住着满是臭虫、虱子的茅草屋,每天吃着掺杂糠皮、稗子的粗饭,却始终求知若渴、未曾半点抱怨。迫于生计,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编辑、家教、会计、翻译、电影放映员……昆明人说:“若是梅贻琦校长下令封校三天,不准师生出来,昆明大到政府机关,小到民营企业、中小学校,恐怕全都无法正常运转。”

西南联大入学证书。

联大没有固定教室,亦无课桌,宿舍灯光黯淡,根本无法阅读。“看书、写作都是在茶馆里面。”实在喝不起茶,就喝白开水。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学生老师时不时要“跑警报”。尽管物质生活艰困,朝不保夕,他们依旧激情不减,弦歌不辍。

联大上课时的场景。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联大教师队伍常年稳定在350人左右,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一半以上。其中有150多名学者留学欧美。他们有不同的学术风格、流派,却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理想。忠诚教育,治学严谨,不苟且,不浮躁,教书育人,自敬其业,不忧不惑,皆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楷模。

破格录用教授方面,联大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沈从文小学读完后就去当兵,发表许多小说,从未当过老师,也未去国外留学,联大聘为教授。学校聘钱钟书、华罗庚、陈省身当正教授。当时这三位先生都只有28岁,在全国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沈从文

钱钟书&杨绛

当时的联大学子,简直是幸福到了极点。“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

冯友兰

联大实行“自由教育”,有时候一门相同的课,二三个教师同时担任,各讲各的,经常互相旁听。不管是哪位先生,都受到了学生的尊重,听了不同观点,学生也受益颇多,至于如何思考,全在个人。

陈寅恪

相当多的教授主张“通才教育”,“打好‘博’的基础,才易于求专求精。”课时安排上,让学生充分自学,去独立思考,自觉钻研,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西南联大操场

在“教授治校”管理机制下,联大秉持“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治学环境,给了学生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联大不向专制妥协,不接受以国家名义来抹杀个性,剥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联大的知识分子既同仇敌忾,在民族大义面前保持了气节,又包容和保全学生们的个性,既能够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也懂得坚守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这对所有大学都是历史借鉴。

正因为如此,短短8年,联大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国防等各战线培育出骨干力量。抗日救亡的九年间,先后共有1200余名联大学子,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大军,14人牺牲。西南联大做到了真正的育才育人。

西南联大大学生自治会印章

学术上联大亦是一座高山: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费孝通的《禄田农庄》、《内地农村》,潘光旦的《性心理学》,华罗庚的《对垒素数论》,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

李政道西南联大时期的考卷

“思想独立,学术自由”,让联大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辉。

抗战胜利,梅贻琦做最后演讲

1945年12月,西南联大即将解散,三校北返之际,梅贻琦高声宣讲:“联大没有强迫,只有诱导,没有盲从,只有信仰。联大的存在和光荣的获得,依靠自由民主和活泼的传统,联大绝不自私独占这全民羡慕的传统,这传统必须普及全中国!”

正是因为这段光辉岁月,杨振宁在今天的致辞中说:感谢西南联大,它是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础!

后人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愿今天的大学额从中汲取营养,培养更多健全的人、独立的人、有思想和创建的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摄:和冠欣(除历史资料图片外)

编:和冠欣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呈”,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京呈

分享到

冯友兰三兄妹同入北大都是一级教授 需要什么样的家风教育培养?

文坛旧事:胡适为什么反感冯友兰?

不必扎堆去香山!北京这些赏“红”好去处我们带您看

百余张摄影作品,展现“京城之脊”的历史风韵

最美北京都在这个摄影展里,摄影爱好者别错过

服贸会上这些北京礼物火了,哪件是你的菜?

不能去旅游?就来服贸会体验“一带一路”各国风情吧!

赏雪花,玩冰壶,摸机器鱼……服贸会上的神奇玩意儿吸引住小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