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娱乐

宣南十年:北京评书代代传承 首届宣南书荟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2017-09-25 13:45 北京晚报 TF003

2017年9月25日讯,从2007年落脚宣武区文化馆到去年重回天桥,转眼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和贾建国一手创办的宣南书馆如今已走过了第十个年头。

9月23-24日,在十周岁生日到来之际,宣南书馆成立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宣南书荟在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成功上演,其中,23日下午和晚上两场演出为“全国中青年评书评话名家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四川、苏州甚至台北等地的评书名家齐聚一堂;24日下午的则为“北京评书四世同堂传承成果汇报演出”,包括连丽如在内的北京评书四代传人同台献艺,他们当中最小的表演者孙卿涵只有11岁,但老练的表现赢得了观众们的满堂彩。

第五代传人孙卿涵

一连三场演出,19位说书人先后登台亮相,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带领观众们往来于古今之间,欢笑声始终萦绕着整个剧场。众多好友的捧场和祝福让连丽如十分感动,而最令她欣慰的,还是弟子的成长让她看到评书后继有人,“宣南十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我把这些孩子带到有一定的成绩,这个过程其实还是挺难挺难的。”

现场
老友聚会“没外人儿”

在23日晚上的演出开始前,记者在天桥艺术中心的大门外见到了有趣的一幕。一位吃完晚饭出来遛弯儿的老大爷听到门口等待检票的两个年轻人讨论着一会儿的演出,知道这里头要演现场版的评书,顿时也来了兴趣,想买张票去听听。“不卖票,这是宣南书馆提前发给他们老观众的”,这个回答虽然让大爷有点失望,却也让他不由得感慨,“这演出可真是没外人儿了。”

走进天桥艺术中心的中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色古香的舞台,一扇屏风立在正中,左右各有一个灯笼,前面放着一方场面桌。熟悉宣南书馆的观众一定会感到十分亲切,因为这道刻着启功先生墨宝“辞气力与宋元角,史通学补谈迁疏”的屏风,就是从宣南书馆搬来的。这幅对子曾是启功先生赠与连派评书的,十年来,540多场演出,十万名观众来来去去,这道屏风迎来送往,也成了宣南书馆的见证。

观众里不乏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许多年轻人,但无一例外,都是宣南书馆的老朋友,不少观众见了面还能互相打个招呼。“现场评书听的就是一种气氛,这是广播和电视评书永远没有的魅力”,和朋友一起来听书的小刘对记者这样说道。尽管年纪不大,小刘却对评书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很深的感情。小时候的他经常在广播里听《杨家将》和《岳飞传》,久而久之,“评书”成为了他难以割舍的一种情结。在他的印象里,进入90年代以后,评书渐渐少了,书馆更是几乎没了踪影,能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和坚持现场说书,在小刘看来,宣南书馆是一种难得的坚守。连丽如、李菁、王玥波、梁彦……在大剧场中与这些宣南书馆的老面孔再次相遇,听着《三国》《水浒》这些熟悉的老段子,观众们心中流淌着一股别样的暖流。

在23日的两场“全国中青年评书评话名家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艺术家为观众们展现了北京评书之外的别样风景。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新伯的一段苏州评话《水浒·五虎将》虽然用了不少吴侬软语,气势却不落分毫;因相声《满腹经纶》而走红的陕西相声演员王声这一次单独亮相,自谦为“评书爱好者”的他说起书来同样有声有色。

从台湾远道而来的一对搭档叶怡均和侯广宇显得尤为特殊,叶怡均是台北曲艺团的现任团长,而侯广宇则是一名笛子演奏家。不同于内地演员全凭一张嘴的演法,叶怡均在说书时,每到关键节点,侯广宇就在后台用乐声加以配合。音乐评书是叶怡均的独创,而她此次带来的《阴阳眼》则是音乐评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出剧目,侯广宇时而欢快活泼、时而如阴风阵阵的演奏十分引人入胜。演出时,叶怡均站在舞台中央,而侯广宇就坐在左侧的后台区域,一边全神贯注地对着用荧光笔标注得五颜六色的台本,一边利索地更换着手里的乐器。在这部长约半个小时的书目中,侯广宇一共换了七次乐器,其中既有种类不同、长短不一的的笛子,还有一种古老的乐器埙。《阴阳眼》的故事乍听起来有一些灵异的色彩,侯广宇在挑选乐器时用了很长时间,而“不管演什么都阴森森的”埙的效果是他最为满意的,“我们去很多地方演出过,每次大家都会被埙的音色触动到。”

出生于台湾的叶怡均与大陆的曲艺家有着不解之缘,她师承田连元,当年也差一点成了连丽如的弟子。“八十年代我到大陆来,听过连先生的《康熙私访》,那时候有过拜师的念头,但后来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给耽误了。”大概今年二三月的时候,叶怡均就听连丽如提起了来北京演出的事,“可见连先生也准备了很久,他们真的有心了。虽然远在台湾,对连先生的书馆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我能想象,他们这十年一定是艰苦卓绝的。在推广传统文化上,他们做了很多,也赶上了大陆重视传统文化的好时候,但是台湾没有,现在台湾的文化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

与其说宣南书馆的书荟是演出,更像是一场老友的重逢,对众多从外地赶来的表演艺术家而言,这次演出同样也给了他们一次难得的相聚机会,台上的他们互相砸挂调侃,气氛热烈,台下则有说有笑,彼此问候。一人演出时,其他人都坐在不远处的后台为他鼓掌叫好。为演出担任主持的李金斗是连丽如几十年的好友,曾在《西游记》中饰演女儿国国王的朱琳也是宣南书馆的忠实听众。此外,连丽如还收到了冯巩、姜昆、杨立新等许多好友的祝福。“一些朋友不能到场,我非常理解,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事儿”,连丽如对记者说,“这么多朋友来捧场,打电话或者写文章来祝贺,大家想着我,有求必应,说实话,人活到这份上,已经很幸福了。”

采访
连丽如:最高兴看到后辈的成长

在昨天下午的“四代同堂”演出上,75岁的连丽如最后登场,一段《三国·白马坡》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喝彩。这段书长达四十分钟,连丽如站着从头说到尾,谢幕回到后台时,老人家已累出了满头汗。“还可以吧,我现在每周都说一个小时的书,说两个小时也没问题,所以能坚持”,连丽如说,“按说我这个年纪不应该说书了,但如果三个月不说,就不像年轻人那样好恢复了。不坚持下来,就可能说不了了。”

其实在几年前,连丽如每周都要说两到三场书,但2013年一场大病后,身体的状况已经不再允许连丽如高强度地进行演出,她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教学和培养后辈上。提起那次大病,连丽如记忆犹新:“2013年8月中旬,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北京市文联和东城区政府、西城区政府及中华书局,还有众位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在国际饭店举办了纪念连阔如先生110周年诞辰的活动。当时,要出版父亲的《江湖丛谈》《东汉演义》《卅六英雄》和我们俩口述的《我为评书生》;书馆的演出一场没停;最主要的是教孩子们说书,这种劳动节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比自己上台说书要累上一百倍!我住院了,一次、两次、三次,差点儿死在去和平里医院的路上…… 养病期间,说是抑郁症也未尝不可!一天迷迷懵懵,没有方向,不知所措……突然,发现了《三国演义》,心中一震,我跟老伴儿说:我要上书馆说书!这一登台,一发不可收拾……我又活过来了,活跃在书台上,“我为评书生”,伟大的评书艺术又赋予了我生命。感恩!”

回顾书馆十年走来的道路,连丽如最欣慰的,也莫过于小辈们终于可以开始独当一面了。“李菁记性好,王玥波悟性高”,说起自己的爱徒,每个人的特点,连丽如都一清二楚,而11岁的孙卿涵的加入,更让连丽如欣喜不已。孙卿涵小名“二宝”,算起来已经是连派评书的第五代传人。“二宝”人如其名,的确是宣南书馆所有人眼中的宝,别看岁数不大,现在就读于花园村第二小学六年级的他光在书馆里听评书就已经三年了。昨天,身穿一身板正白色中山装的孙卿涵说了一出《三国·战马超》,全场观众都被这个孩子大模大样的演出折服了。演出结束后,李菁还专门到后台表扬了他几句,但孙卿涵一直十分谦虚,他的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一个孩子的调皮和不懂事。“我很感谢评书,它改变了我。我原来很调皮,很淘气,学了评书之后,慢慢就变得懂事了”,孙卿涵说。在评书的传承上,连丽如一方面亲力亲为,提携后辈,另一方面,她也从来都不拘泥于现状,“别看我七十多岁了,我的想法可一点儿都不老,评书要传承就必须得走新路。”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高倩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李易峰新剧豆瓣评分8.4?我恨不得冲上去调成八倍速!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时隔七年,那个可怕的男人又回来了!

腾讯新丽阅文联合发布影视新项目,《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启动

贾樟柯团队宣布未来退出平遥电影展

史上首次!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破百亿演员”炒作可休矣,整个电影团队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成功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