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观察:百万民众参与 求新求变全运
2017年9月9日讯,第13届全运会圆满落幕。这是一届充满新意、充满变化的全运会,一系列求新求变的有效举措,让人们感受到本届全运会改革创新的有力步伐,折射中国体育发展的理念更新和实践创新,见证着体育强国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可以说,“全民参与、健康共享”的理念从本届全运会开始将深入人心。
群众马拉松 刘平摄
百万草根上场 全民参与其中
新增19项群众比赛是本届全运会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让更多的“草根选手”得以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风采。根据统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共有数百万群众参加了“我要上全运”基层选拔比赛,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享受健身乐趣的热情。参赛人员遍及大江南北、涉及各行各业,运动员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93岁。大家通过群众比赛汇聚到全运会的舞台上来,亲身体验、亲身参与,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享受健身乐趣的热情。可以说,全民参与、共享全运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改革举措良多 跨省组队惊艳
本届全运会,改革措施多、力度大、针对性强。根据2020年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化情况,先后增设了男子800米自由泳、射箭混合团体等21个小项,并及时调整了竞赛规程和竞赛办法。其中,新增项目基本都实行全新的竞赛规则。 通过全运会赛场,使运动员得到了提前锻炼、提前适应,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做好下一阶段的备战工作。
本届全运会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合作组队参赛。在10个大项49个小项上,共有279支跨省组合队参赛,涉及870名运动员。截止目前,共在37个小项上获得了金牌,夺金牌比例达75.51%;46个小项上获得了奖牌,夺奖牌比例达93.88%。其中,在跳水、田径、场地自行车、帆船4个项目上跨省组合队包揽了全部金牌,赛艇项目获得了12个小项中10个小项的金牌,游泳项目获得了6个小项中5个小项的金牌,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通过跨省联合组队,一些项目的国家队配队不解散,保障了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一些项目通过自由组合,为国家队集训提供选材经验,提高了比赛的水平和激烈程度。
此外,本届全运会还增设了轮滑冰球、田径游泳青少年组、男子足球城市组等新项目,给予少数民族自治区运动员交流特殊政策,军地共同培养运动员等,达到了调动积极性、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预期目的,有效发挥了全运会的竞赛杠杆作用。
竞技成绩优异 希望之星涌现
从竞赛成绩来看,在射击、举重、自行车、田径、游泳5个项目上,有3人1队4次超4项世界纪录,2人3次超3项亚洲纪录、9人1队11次创11项全国纪录、1人2队3次创3项全国少年纪录。此外,在游泳、乒乓球等十余个项目上,涌现了近20名希望之星,比如10米台和双人10米台跳水冠军张家齐(13岁),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冠军李冰洁(15岁),少年组游泳4金1银得主王一淳(12岁)等。她们都是“00后”运动员的优秀代表,值得期待和重点关注。
开放心态办赛参赛主体多样本届全运会首次邀请华人华侨运动员来华参赛,同时开放高水平业余运动员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在参加决赛的9名华人华侨运动员中,马术运动员朱美美表现优异,最终在场地障碍个人赛中获得铜牌。在参加决赛的22名业余运动员中,山地自行车运动员郭鑫伟和何冲发挥出色,最终获得男子组第11名和女子组第14名。华人华侨和业余运动员,是本届全运会上最特殊的参赛群体,他们的参与为更多华人华侨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树立了榜样,丰富了全运会的内涵。
严抓赛风赛纪 加强反兴奋剂
体育总局高度重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本届全运会,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教育和督导巡察措施。包括成立纪委会和督查组,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派出的5个督查组深入赛区一线、全程参与督导竞赛工作;与各参赛代表团和项目竞委会签订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加强裁判员选派和管理等。
仅开闭幕式期间,对全部33个大项417个小项实施兴奋剂检查2930例,为历届之最。设立在全运村的反兴奋剂体验馆累计参与体验的运动员和辅助人员人数达4050人,其形式和效果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与以往相比,天津全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情况有明显好转。在整个全运会预决赛期间,截止9月7日,从已经完成检测的样本中查出3例阳性。组委会已经迅速行动,暂停了相关运动员十三运会及其他所有国内、国际比赛的参赛资格,取消了运动员所属代表团本届全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进一步的处罚措施,会在相关处理程序完成后,由相关单位依照规定作出,“总体来说,天津全运会是近几届全运会中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形势最好的一届,干干净净、风清气正。”
媒体宣传助力 讲好全运故事
天津全运会得到了广大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据统计,正式注册参与赛会报道的新闻媒体402家、记者2770人。全运会期间,各新闻媒体抓住“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办赛主题,积极宣传全运会的改革措施和创新亮点。注重从人物故事中挖掘深刻内涵、展现体育精神。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一些评论性文章,积极正面又冷静中肯,既看到了成绩,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坚持公正客观的报道原则,抵制了虚假新闻、恶意炒作,为本届全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13届天津全运会成功落幕,第14届全运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举行。在新的4年周期内,所有的体育人将坚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精心谋划、积极实施,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本报今晨天津电)记者袁虹衡 李远飞 孔宁 陈嘉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