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具购建材得抓紧了 多个品牌表示10月后将涨价
9月3日,TATA木门顺义居然之家静音生活馆开业,现场邀请到柳岩助阵。明星到场不仅吸睛,更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增长。企业的数据显示,当天该店单日销售额达2058万元,超出预期2倍多。按理说,企业老板这时应该笑得合不拢嘴。然而,TATA木门创始人吴晨曦却在现场公开致歉,希望得到消费者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交货期在延长
面对超出预期两倍的销售额,TATA木门创始人吴晨曦却犯了愁。他担心货供不上,据说该企业每天的生产缺口在五万套左右,目前交货期已经延长。
“过去,我们的交货期是三十天,现在可能需要六七十天,希望广大用户能够理解。”吴晨曦说,在全国严格执行环保令的背景下,很多不达标的木门厂被迫关停,于是一些小品牌在市场上消失,从而使得大品牌迎来被动式增长。
一面是销量增长,另一面,却是很多企业正面临着产能缺口。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小厂,很多大企业生产体系内的部分工厂同样危机四伏。通常,大型企业在全国不同生产基地设置多家工厂,有些企业工厂数量可达二三十家。即便这些工厂采用相同的生产标准,但因各地政策不同,其中某些地区的工厂也面临停产危机。
供货期延长究竟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记者到卖场实地走访了部分品牌,发现这并非个案。
“板式家具的供货期大概在20天左右,但沙发之类的软体家具,供货期不太好说。”一家工厂位于北京的品牌,其店面销售人员透露,受政策调控,该品牌软体家具工厂将外迁,目前已停产。
供货期延长现象不单发生在北京品牌身上,一家总部位于南方的厨柜品牌,其部分产品线的供货期,也从过去的一个半月,延长至目前六七十天。
供货期延长虽然不是个案,但目前来看,暂时还算不上普遍现象。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依然有不少品牌表示,供货期与过去并无太大变化。
部分品牌产品售价将上调
“很多品牌10月就会涨价。”这是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在调研多家北京家具生产企业后得到的消息。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年来,受到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家具建材产品的售价一直在涨,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一年一调价的习惯。
“每年3月和9月,企业会对产品进行两次价格上调。”某家具品牌的销售人员说,她已经在该品牌工作五年,“没听说谁家的家具不涨价,一年涨一次算少的,有些品牌甚至会一年涨价三次。”
刘晨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是家具生产企业最艰难的一年,家居市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低迷期。
事实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价格策略方面颇为谨慎。记者在卖场走访时发现,只有少数企业放出了涨价的风声,而这些多为其所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它品牌的销售人员均表示,没有得到确切的涨价消息。
【专家支招】性价比应考虑时间维度
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应当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立体比较。家具建材属于大额慢速消费品,一次投入高,但使用年限长,通常在十年以上。因此消费者在进行比较时,应综合使用寿命等因素,而不仅仅考虑售价。纵使一件产品售价偏高,但只要可使用年限长,从时间维度来看,其性价比依然高。除此之外,产品的使用寿命不单与质量相关,与其艺术、文化底蕴息息相关。只有“看不腻”的产品才是真正值得购买的。唯有精品才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唯有经典才会永不落伍。
——刘晨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