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建设海绵城市成功案例给启示 每平米多投33.76元跟内涝说再见

2017-07-06 11:47 北京晚报 TF005

2017年7月6日讯,北京的雨,这些年总是有点 “七下八上”,降水量比较多的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从社会影响来说,每次降雨,都让人心头忐忑。其中最令人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暴雨之后的城市内涝。

改造后

改造后的雨水沟

蓄水模块

又到雨季。

北京的雨,这些年总是有点 “七下八上”,降水量比较多的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从社会影响来说,每次降雨,都让人心头忐忑。其中最令人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暴雨之后的城市内涝。

为了避免内涝,北京已经在行动,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效。

现状

新建工程动工前

必需模拟暴雨时积水情况

采访住建部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克白是在6月27日下午,这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正在研究几天前北京市的降雨资料。

郑克白关注雨水控制与利用问题已经十余年。据她介绍,北京是我国最早提出雨水利用设想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有一千多项工程按照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要求建设。可是老小区的改造还是跟不上,尤其是老城区,改造难度非常大。北京虽然平均每年只有9到11场有效降雨,但经常会在“七下八上”时节出现瞬时大暴雨的情况,也加重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你看,暴雨刚停两天,就又特别干燥了。”郑克白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大太阳,告诉记者6月21日到24日的降雨,虽然瞬时降雨量不大,但是时间长范围广,总的降雨量已经达到了暴雨级别,“我们也一直在关注降雨后的情况,看看哪里出现内涝,分析原因争取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2011年,《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组对最近30年的北京降雨资料进行了统计,北京市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95mm,但是时空分布不均匀,按照降雨量特点北京市分第Ⅰ区和第Ⅱ区,每个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不同,但总的来说雨量比较急重。平均每年都有一到两次大到暴雨,容易在低洼区域形成水患。北京降雨一般来说周期短、间隔长很少有连续降雨,另外气候干燥蒸发快,地下水位低土壤渗透性好。针对北京的情况,编制组提出了北京市雨水控制和利用的原则:加强入渗和防止内涝。《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也给出了具体的指标:新建建筑需要铺装70%以上透水砖,需要有50%以上的下沉式绿地,每万平方米建筑需要配备500立方米的调蓄水池。

经过几年的推广,新建工程必需要做雨水利用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各方面的共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共建成城镇雨水利用项目1296项,综合利用能力达3114万立方米。而在政府规定的各个硬性指标之外,业内已经接受了更为严格的工作流程。“大规模集中开发区域或重点区域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按照3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标准,用计算机模拟出在雨水量达到瞬时峰值时所有地下空间和路面的积水情况。”

投入

奥林匹克公园的经验

雨洪利用工程每平米增加33.76元

北京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起接受了CBD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项目的设计任务,郑克白也参与了工程设计。此前,由她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项目成为地下空间雨水控制与利用的“模版”。

这个下沉广场就在奥林匹克公园8号线地铁出口附近。“接手这个工程的时候,我们第一考虑的就是要通过下沉广场的设计来防止雨水倒灌地铁出入口,而且下沉广场还要设计出充分的地下空间以供商用。除了地面铺装透水砖之外,在行人看不到的地下,还埋了很多蓄水方块,排水管、蓄水池。” 郑克白介绍说,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广场蓄洪涵道加蓄水池总的容积为11000立方米,这些肉眼看不到的设施获得了看得到的良好效果:从2007至今,连续10个雨季,历次暴雨期间,中心区所有区域运行正常,无明显积水情况发生。

这个工程不仅在雨洪利用上堪称范本,也给后来的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提供了施工数据的参考:根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方北京新奥集团的统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洪利用工程每平米增加33.76元。

正在建设的CBD核心区地下空间雨洪工程改造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整个CBD地区地下都挖到地下五层,相互连通,这一大片区域地面下没有实土区。 ”由于这个地区地上、地下情况都比较复杂,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和论证,最终制定了:雨水设施以安全、滞蓄入渗为主,兼顾雨水利用,利用道路下市政综合管廊的结构空间蓄存超标准雨水,保障地下空间安全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这个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内将建立4个各自独立的雨水调蓄池,蓄水空间为3200立方米,地下空间屋顶的绿地内蓄水可达到930立方米。

“经过计算机模拟,没有雨水池时最大积水深度0.88米,积水时间为1小时。”郑克白从电脑中调出了模拟图,让记者对比着看工程前后的变化,“这个工程还在进行中,完工后,最大积水深度就能降为0.08米。”

案例

草厂片区雨水利用改造

经过十几轮设计才定方案

郑克白目前还主持着前门东区草厂区域市政管线改造,这个项目从2014年接手。因为胡同经过多次改造,原始资料缺失,地下管线情况复杂,需要到这个地区每一个院子里进行调查,胡同里、院子里、墙壁下的每一个井盖都得打开,查清楚情况。“老旧小区大多连地下管网测绘图纸都没有,全靠现场探测。”

结合片区的特点,确定了改造思路,“肯定要以实现雨污分流、加大入渗为主要目标,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同时达到绿色、环保、宜居的要求。”

因为每条胡同的宽窄都不一样,最窄的胡同只有1.1米,考虑到如何铺设管道将是施工中最大的问题,设计方案图将这些细节全部记录了下来。而草厂片区紧邻前门,也是历史保护区,“解决保护区积水、漏雨、雨污分流等问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破坏原有风貌。”做了近半年的实地调查,设计团队先后给出了十几轮方案,每一轮都经过各方面专家充分讨论,才最终定稿。

2015年,草厂四条、草厂五条、北芦草园胡同试行市政管线改造,配合26个试点院改造:胡同内实行雨污分流,设置化粪池,道路进行透水铺装改造;院落内设置蓄水模块、进行透水铺装改造。

施工中也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重新调整方案。“有时候挖着挖着就挖不动了,或者铺线走不通了。那边又都是老四合院,地基浅,而局部排水沟比地基还要深,又不能把房子挖塌了,施工方想了很多办法……”在郑克白的印象里,施工中几乎每天都有新情况,“有些困难也来自于我们希望能满足更多人家的需求,让所有人家里都能用上市政设施。”

草厂胡同四条、五条现在都已经改造完毕,实现了雨污分流,“胡同太窄,周边现有旧建筑开挖困难,无法做到单独增加一条雨水排水管,是在胡同两侧设计了两条加盖板的U形排水沟,通过道路的竖向梳理解决雨水排放问题。为了节省空间并适应胡同曲里拐弯的地形,排水沟选用了树脂材质。”虽然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效果还是非常明显,“我们改造后的胡同和院子,去年大雨时都没有出现积水情况。”

目前,草厂胡同六条至九条正在改造中。“希望更多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实现逢雨不涝。”这就是郑克白的期盼。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周明杰 图片由郑克白提供

分享到

警惕!市应急管理局:8月上旬北京严重内涝事件发生概率增大

第四轮“龙舟水”连续5天影响广东,多地严重内涝,累计转移超4万人

沈阳严重内涝启动红色预警 一司机被困桥下爬车顶求救

南方迎来入汛以来最大范围暴雨 广西7市内涝山东遇冰雹袭击

苏文洋:市政建设问题可以深追原因

城市副中心又一重点工程完工,未来这里将成开放式水景公园

今冬北京山区来了头场雪,超美!

胡同疏通京报馆修缮加快了,未来这里将建成邵飘萍纪念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注意了!20日起北京核发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停发实体居住证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