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出版20年 伏地魔取材于希特勒 罗琳揭秘小说主旨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伦敦出版。二十年间,“哈利·波特”席卷全球,截至2013年5月,该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了73钟语言,共卖出了超过五亿本,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著作之一。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书封。
二十年前,笔者只有六岁,刚刚大班毕业,等待着上小学一年级。那一年,小虎队宣布解散,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正在热播,贝克汉姆和辣妹开始约会,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新片一再超出预算,投资方撤资,他像一个斗士一般高喊着:“泰坦尼克号可以沉,我的《泰坦尼克号》绝不能沉!”。
要到2000年,《魔法石》才被翻译成中文,从此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我们被书中那个奇幻的魔法世界所吸引,渴望能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醒来,看见一只猫头鹰送来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在魔法世界里历险。
觉得鸡蛋好吃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好奇母鸡是谁。二十年过去了,关于“哈利·波特”,或许我们还想知道些别的什么。
艰难的出版之路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成书于1995年。彼时的罗琳还是一个领着政府失业金的单亲妈妈,在文学圈和出版界没有任何的知名度,而自从《魔戒》和《纳尼亚传奇》之后,英语世界里已经多年没有畅销的奇幻题材作品了,这也注定了《魔法石》的出版之路会非常艰难。罗琳最初将书稿寄给了著名的企鹅出版社,却被告知这样的作品不会有太多的读者。这次拒绝给了罗琳不小的打击,她一度怀疑自己的作品毫无价值。
在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罗琳先后被12家出版社拒绝了。在这期间,她到图书馆翻阅了一本名为《作家和艺术家年鉴》的书,在众多的名字中,她发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可爱的姓氏:“里特”(Little)。她决定把一部分稿子寄给当时英国一位知名的书商——克里斯多夫•里特。初读罗琳的书稿时,里特对它并不感兴趣,更何况当时英国出版业的情况是:很久都没有一部卖座的儿童小说了,魔幻题材畅销的年代也早已一去不返。但是,在一次饭局中,罗琳迟到了,在等待中,里特又一次翻开了罗琳的书稿,这一次,他一下子就被书稿中所描述的魔法世界给迷住了。他告诉罗琳:“我很期待能够看到您完整的作品。”
彼时,一般的儿童读物一般在4万字左右,《魔法石》的英文版有9万字,这显得太长了。为此,罗琳耍了个小聪明,在打印的时候,使用单倍行距,以使篇幅显得少些。
在里特的帮助下,位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Bloomsbury)终于同意出版《魔法石》一书。但其实,在这背后,罗琳最需要感谢的,是一位名叫爱丽丝•牛顿(Alice Newton)的小姑娘,当时只有八岁的她是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社长的女儿。在看完了第一章之后,小姑娘便急不可耐地问父亲要来了全部的书稿并着魔似地读完了,这才让牛顿社长下定决心出版此书。
但即便如此,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的编辑还是建议罗琳在写作之外去谋一份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奇幻题材的儿童文学,很难在出版市场上获得成功。
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校对此书时,对她的原稿几乎没有做出修改,罗琳把这看作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肯定。最大的修改是把署名“乔安妮•凯瑟琳•罗琳”改成了“J.K.罗琳”。这是因为出版商咨询了从事儿童文学出版的专家,并被告之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因为女孩们总是喜欢读男作家的作品,而男孩子们也从不碰女作家的书,所以作者最好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以迎合喜欢看魔幻小说的男孩子。因此,罗琳的名字必须写成缩略字母加姓。尽管不情愿,但罗琳只得同意了。
1997年6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出版,首印只有1000册,其中500册被送到了各个图书馆,真正在市面上销售的只有那剩下的五百册。如今,首印版的《魔法石》在“哈迷”们的眼中已然成了收藏品,市场上单册价格在16000-25000英镑左右,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伏地魔取材于希特勒
对绝大多数“哈迷”们来说,《哈利·波特》都是陪伴我们青少年时光的读物。我们被魔法世界所吸引,渴望能变戏法般地挥舞魔杖,坐上飞天扫帚来一句魁地奇。然而,根据罗琳本人的说法,全书最大的主旨,不是奇幻,不是冒险,不是爱情和友情,而是死亡。
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罗琳说:“我的书与死亡密切相关。整个系列的开始是哈利父母的死,贯穿其中的是伏地魔沉迷于征服死亡,并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个人非常理解伏地魔对死亡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是我们所有人所共有的。”
写作之外,罗琳还是一个非常关心政治的人。她年轻时曾在“大赦国际”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大赦国际’的工作经历,目睹逃亡至英国的政治犯的悲惨遭遇,让我成为了自由民主的坚定捍卫者”。
罗琳曾说,创作伏地魔这个角色时,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于希特勒:都强调出身的重要,对血统纯洁性的偏好,对“非我族类”的清洗,对权力的服从,对言论自由的管制。
国王十字火车站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国王十字火车站”是魔法世界的路口,小魔法师们推着行李,从这里跨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离开麻瓜世界,坐上开往霍格沃茨的列车,开启魔法征途。
在现实中,“国王十字火车站”真实存在着,它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地区。而罗琳之所以把这里选作通往魔法世界的入口,是因为在1964年,她的父母在一辆列车上相遇,而该列车的首发站,正是国王十字火车站。那辆从国王十字火车站出发的列车,在后来的岁月里诞下了罗琳,而罗琳也在这里孕育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抑郁症与摄魂怪
要说“哈利·波特”里最可怕的生物,大概非摄魂怪莫属。在罗琳的笔下,“摄魂怪披着一件斗篷,像水里泡烂了一样,有着结痂的手掌,全身跟腐烂了一样。凡是它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吸去所有快乐,让人想起最可怕的事,你的任何良好感觉、任何快乐的记忆都被它吸走,并且他的兜帽下面的嘴会吸去人们的灵魂”。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人们参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创作“摄魂怪”这一形象的灵感,来源于罗琳得抑郁症的那段时光。那时罗琳大学毕业已经七年,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据说是因为家暴),独自一人抚养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靠领政府的救济金为生。回忆起那段岁月,罗琳说她当时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失败的人。诸多压力和挫折的叠加让她得了抑郁症,甚至一度想到自杀。她不得不接受了长达近一年的心理康复治疗,才逐渐走出了阴影。罗琳说,每次写到有关摄魂怪的段落,就会止不住地想起自己得抑郁症的那段时光。
从《魔法石》的出版到现在,整整二十年,少年变成中年,我们却都还没等到猫头鹰寄来的录学通知。但在那一本本书籍的背后,在我们每个“哈迷”的心中,是那个叫“哈利·波特”的小巫师,我们看着他长大,他也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
初读《哈利·波特》是初二那年的暑假,从那以后每隔几年总会把它们拿出来翻阅一番,从最初阅读童话故事般的那种猎奇,到后来看出现实社会的诸多投射及隐喻,每一次的重温,总是能读出不同的意味——这大概是所有伟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于我而言,《哈利·波特》不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个图书馆:你可以从中找出属于儿童文学的温馨童话,也能从中品尝到成人世界的残酷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