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先生成长记 邓俊:从回避到迷茫,从迷茫到接受,从接受到投入
2017年5月11日讯,这位阳光帅哥的“大男孩”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是我国3万名男护士中的一员。
2003年,非典。那一年,邓俊高考。高考前,正赶上非典爆发,他看到很多医务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抢救病人,于是下定决心要学医。他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选择了临床专业。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因为学校临时调整了招生计划,他被调剂到护理专业。“
护理本科班上一共有60多名同学,其中14名是男生,还有三个人没来报到。”所有的男同学中,只有一个报了护理专业,其他的男护士都像邓俊一样,被动选择了护理专业,“被学习”护理专业。读大学期间,邓俊潜意识还不愿意接受自己学护理的事实。放假回家时,有亲朋问起来他的专业,他会说自己是“学医的”;见到同学时,他会说自己学的是“高级护理”。
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邓俊通过面试选拔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当时也有其他医院愿意录取他,但邓俊特别喜欢北大医院,“我走在西什库大街上,就被北大医院厚重的气场吸引着。”
进入医院后,面临科室的选择。很多男护士愿意到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但邓俊选择了对于男生来说挑战更大的病房护理工作。“都说小病房、大社会,如果我在空间相对‘封闭’的科室里工作,与公众的交流少一些,‘尴尬’也会少一点。但我还是要挑战一下自己。”邓俊成为北大医院王牌科室泌尿外科的一员。
上岗第一天,他就闹了个大红脸。“护士长对护士的仪态要求很高,在晨交班时她让所有的护士排成一队,左手搭在右手上温婉地站着。”邓俊摆出这么“柔性”的姿态后,总感觉有千万个眼睛注视他,他的脸红了。“现在想想,其实也没有人看着自己。”
当时泌尿外科只有邓俊一个男护士,他来到科里之后,承担了很多男患者隐私部位的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内心的“煎熬”却持续了很久。“上班时白天连着黑夜,干着繁重的工作,面对各色各样的病人及家属;下班后躺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看着天花板,思考迷茫的未来。”邓俊说,现在回头看看,那段日子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这些经历带来的感受和思考,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2012年,邓俊组织策划了首届两岸四地男护士发展论坛。那次论坛上,曾经获得南丁格尔奖的藏族男护士巴桑顿珠和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护理与助产首席科学家的香港男护士陈磊石都来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就像明灯一样,为数万名男护士指引着未来的方向。”那一年,中国大陆的男护士只有2.1万名,现在男护士已经发展到3万名。有些大医院的男护士数量甚至超过100名,小有规模。
从2003年的“被学习”护理专业到2008年的“被从事”护理职业,从回避到迷茫,从迷茫到接受,从接受到投入,邓俊一步步成长起来,日渐成熟,不光在护理学术领域颇有建树,而且还开始为全国男护士群体代言,发声。(神医六六)
(原标题:护士先生成长记 | 邓俊:从回避到迷茫,从迷茫到接受,从接受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