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辞世的老省委书记甘居高原60年 马万里甘为青海献终身
2017年3月25日讯,《青海日报》今日发布消息,原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离休干部马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24日20时16分,在青海省西宁市不幸逝世,享年98岁。
马万里是一位老革命,抗战之前加入共产党
马万里是一位老革命,抗战之前加入共产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离休之后依然四处奔波,为青海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9年4月,他被国务院环保委授予“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活动家”荣誉称号。
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地处高原的西部名城西宁,南北两山坡陡、沟深、风大、盐碱多。历史上无数有识之士想过、试过在山上种树,但均以失败告终。
为实现生态改善的目标,许多当地高级领导干部都把植树造林作为共同的第二职业,望之弥高,攻之弥坚。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马万里和他的同事,被誉为“时代楷模”的青海副省长尕布龙。
《人民日报》多年前报道过青海一位女环保人士谢静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植树造林老英雄尕布龙,支持她两万棵树苗;年届九十的老革命、老党员马万里,躺在病床上,也见人就为谢静呼吁……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和平谈判方式帮助中央政府在青海果洛建立政权后,马万里在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工作40多年直至离休。按照有关规定,他完全可以在条件优越的内地大城市安享晚年,可他却甘居古城西宁,情有独钟的为青海这片高天厚土发挥余热。
曾有一部纪录片完整地还原了当年马万里留在青海的特殊情结:
1988年的春天,一位老人在南山公路上踽踽独行,他的脚步显得格外沉重。马万里同志对于青海省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体察,南北山绿化这项关乎青海生态保护和西宁民生的大事,一直是老人萦萦于怀的情结。
也就是在这一年,马万里以青海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名义向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南北山综合治理的建议和构想。他在《关于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研讨会的情况汇报》中深情地写道:“尽快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是一项前无古人、造福子孙万代的宏伟工程,是省会城市的建设内容,不仅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而且还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改善西宁环境面貌的重大举措。”
1988到1991年间,他先后向青海省委写报告,提出两项建议,一是绿化西宁市南北两山,二是尽早立项“引大济湟”工程,解决湟水两岸山区和干流资源性缺水问题。
很多年后,西宁南北两山已郁郁葱葱,曾经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引水隧道也正式贯通,青海人民期盼近半个世纪的跨区域调水目标终于实现。
2005年,马万里家乡陕西省延川县为他精心编纂了一本纪录他在青海奋斗50余年光辉历程的书籍一一《魂系江河源》。翻开书的扉页,在前言中马万里这样评价自己:
我十几岁离开故乡,走出延安,先在甘肃,后在青海,住过窑洞,住过干打垒,住过帐房,在高寒缺氧的雪域草原上蹲点调研,在风风雨雨中渡过七十个春秋,走过无数坎坷与曲折的路。而今,八十有六,回首往事,我没有虚度岁月,实现了我的人生份值,有朝一日去见马克思,可以告知日:我无愧今生!
这位深受青海人民爱戴的老革命,一生保持着朴实勤恳的工作作风,新闻媒体去采访他,老人家总会不厌其烦地说“我就是个小小老百姓,不值得你们这样宣传报道”。
令人感动的是,马万里90多岁高龄仍然关心青海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还出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现场。作为当年参加果洛建政的老同志,他连续参加了12次省党代会。在他的家中,就放着一张摄于1954年7月的“中共青海省首届代表大会主席团合影”。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年近91岁高龄的马万里向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缴纳党费10000元。
一年后,省委领导去看望他,特别介绍说“玉树灾后重建形势很好,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并承诺把重建的新玉树拍成片子,制成光碟送给他。
马万里用一生诠释了这样的一句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甘为青海献终身。
原标题:刚辞世的老省委书记甘居高原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