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默认2017两会

张荣顺:力争在2020年完成整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2017-03-09 16:13 北京晚报 admin

2017年3月9日讯,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副主任许安标和刑法室主任王爱立就“民法总则草案与人大立法工作”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张荣顺介绍,除了民法总则草案之外,去年年底已经全面启动了民法典各分编的起草工作,力争在2020年完成整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民事权利要通过分编落实

张荣顺介绍,本次提交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主要内容是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相比过去,草案中有很多创新之处。首先,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草案的所有规定都围绕保障民事权利展开,并单独设立民事权利一章。“这一章的规定,看起来比较抽象,将来是要通过民法典各分编和民事特别法加以全面落实。”

还有,扩大了民事主体的范围。原来的民法通则中,第一类主体是公民(自然人),草案中则直接规定为自然人,而不是以公民作为界定的标准。同时,第一次把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也是第一次确立了符合条件的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的地位。这可以使很多新出现的社会组织和经济主体获得民事主体地位。

草案在扩大民事主体范围的同时,还巩固和确立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事主体,比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个人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我这有一个数据,去年6月份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是5577万,到12月份就达到了 5929万。农村承包经营户也有2.3亿。”张荣顺表示。

今年一类立法项目近20件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的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坚持将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立法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安排。今年,将积极推进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加强反腐败立法,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目前看,一类立法项目有将近20件,预备及研究的立法项目有20多件,加起来就是40多件,总体任务还是很繁重的。”

与改革有关立法优先推进

随着人民群众对立法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立法的节奏越来越快,如何让立法工作适应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室主任王爱立介绍,改革和法制如鸟之两翼,编制立法计划时,人大常委会把与改革有关的立法项目放在优先位置进行推进,将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及时上升为法律。“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新制定的法律有18个,修改的重要法律有36个,这样一些修改、制定都体现了改革的成果。”

王爱立谈道,对于立法条件还不成熟、实践又需要先行先试的,要及时授权,以保证改革在法制轨道上进行,使改革于法有据;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2016年,人大常委会做出了三项授权决定,打包修改法律22件次。

力争2020年完成民法典

张荣顺介绍,在民法总则草案之外,去年年底已经全面启动了民法典各分编的起草工作,明年将把五个分编一次性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然后再分阶段对各分编进行审议,力争在2020年完成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每个人都是民法专家,每天一睁开眼,都是在从事某一种民事活动。”张荣顺谈道,以民法总则草案为例,各方意见纷纭,如何取得共识,难度很大。其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整理起来有400多页A4纸。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阶段,又搜集到7万多条意见。“对这些意见,我们每一条都要看,都要研究。”张荣顺说,民法总则草案一审稿是186条,三审稿增加到了210条。原来的186条中,有127条都做了很大修改,修改背后就是研究了各方面的意见。“我感受最深的是,对于编纂一部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社会有着强烈的政治意愿。我们也将编制出一部符合国情、高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民法典。”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赵莹莹/文 程功/摄

分享到

高丽朴代表:建议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

魏松委员:用歌剧讲述中国故事

凌锋委员:援外医疗队增加民间组织参与

何伟委员:建立青少年视力健康体系

委员聚焦“生命提案”:生命教育、未成年人监护、长期照护、临终关怀

苏宁张近东:发展未来智慧零售

潘刚委员建议:对进入民生行业资本设立审批制度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委员:内陆核电站仍在研究论证阶段

刘红宇委员:建议成立移民局 吸引国际人才

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代表:环球影城一期中国元素占35%

王执礼委员:慢病早防节省大量医保资金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将举办系列活动纪念香港回归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今天上午最后开启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午闭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希望看到中美打贸易战

高丽朴代表:建议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

高空抛物需要“硬”约束 委员:预防措施应纳入法律范畴

李大进代表:“做一个接地气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