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十年攒了两百个珍闻 28万艺术家中选200多
2017年2月23日讯,2月22日,由国家大剧院策划编著、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水上听华音:国家大剧院与中国艺术家的故事》和《大师远方来:国家大剧院与外国艺术家的故事》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发布。
自2007年开幕运营后,国家大剧院犹如一颗“水上明珠”,矗立在长安街畔、天安门广场旁。近十年间,七百多家中外艺术院团,二十八万人次的不同国籍、不同领域的优秀艺术大师在此登台。阿巴多、西蒙?拉特、捷杰耶夫、普拉西多?多明戈、乌戈?德?安纳、陈佐湟、陈薪伊、吕思清、郎朗、邹静之、尚长荣,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几乎所有殿堂级艺术大师和著名院团都在这里一展风采。
“为了将这些记忆珍藏,让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精彩定格,大剧院有了编书成册的构想。对于大剧院而言,这不单单史料的留存,更是近10年来与艺术家之间宝贵缘分的见证、深厚友谊的记录和感人故事的回忆,是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十年之际为大家奉上的一份珍贵厚礼。”国家大剧院品牌推广中心主任宫吉成表示。
“这套书从2014年我们开始策划,那天的场景我还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听陈院长讲了一整个下午,听得心潮澎湃。”北京日报出版社社长司景辉说,30年新闻记者出身的他明白关于大剧院的报道数量已经十分繁多了,他带领的图书团队要如何做才能写出全新的东西,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做新闻的知道讲故事的重要性,我们要讲人、讲事,才有阅读性。”
司景辉对记者透露,这本书的独家性非常高,“单从新闻图片上讲,很多照片是大家第一次见到的,是大剧院的顶级摄影师们首次在出版物中披露的”。司景辉和他的编辑团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搜集了几万张图片。“很多故事发生在七八年之前,我们的写作组一点一滴地挖掘,找到了很多细节。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200多个艺术家,这么多图片,呈现出来真的非常不容易。”
北京娱乐信报原副总编、信报文化研究院顾问朱敏表示,在两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辑了解到了十年间发生在大剧院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这里面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见证了大剧院与艺术家之间宝贵的情谊。
80岁陈薪伊回忆开台演出
现场,80岁的知名导演陈薪伊回忆了自己与大剧院的情缘。“故事好多哦,十年了,你想想,有多少故事啊。”陈薪伊说,如果只讲一件事,那就是十年前的开台演出。“2007年某一天晚上半夜12点,我接到了陈平院长的电话,跟我说我们请了个意大利导演做开台演出,不行啊,我把他炒鱿鱼了,我想邀请我们中国自己的导演做大剧院的开台演出。”大剧院试运营的时候,陈薪伊的《梅兰芳》在大剧院演出,她结识了陈平院长,当天晚上陈平就看了她导演的戏。
“现在回想,他那时候可能是在考察我呢!” 陈薪伊笑着说,当自己听到陈平问“怎么样,你来做开院大戏《图兰朵》好吗”的时候,自己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年我70岁,我听了他的话停顿了三秒以上,激动地说不出话,我们舞台上的话停顿三秒就是出问题了。” 陈薪伊讲述了她如何导演开院演出《图兰朵》的故事。
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几乎每年都要来大剧院演出,对这里的一切都了然于心。“2007年12月,大剧院首场音乐会我就参加了演出,基本上只要是国家大剧院叫我我马上就来。国家大剧院十年了,我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也十年了,我刚刚知道28万名艺术家来演出过,国家大剧院的成长和我的成长我都特别震撼。”吕思清说,“我虽然不是国家大剧院的员工,但是和这的员工就差一个办公室了,食堂我都吃了多少次了。”大家告诉他书里写了他的故事,“我现在还不知道写了我什么,挺有神秘感的,一会儿我回家去好好看看。书里面很多艺术家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也很想看看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