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不求翻案只求实 是正人君子还是“昏庸废帝”
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最广泛关注的考古发现非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莫属,它也顺理成章地跻身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行列。墓主人刘贺的传奇经历和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成为业界关注和坊间谈论的焦点。江西省对宣传海昏侯考古发现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举办大型展览、出版考古图录及相关书籍,让海昏侯的“知名度”不断升温。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的新作《海昏侯刘贺》,则是第一部有关海昏侯及其时代的学术研究专著。
作者 陈梦溪
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令人眼花缭乱。
辛德勇研究秦汉史多年,不仅关注秦汉时期的历史地理问题,也关注此时期的政治史相关问题。2015年,辛德勇写了《制造汉武帝》一书,集中论述所谓汉武帝晚年的政治转向问题,引起学界广泛讨论。
《海昏侯刘贺》对汉武帝晚年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均有涉及,诸如巫蛊之祸、嗣君确立、霍光专擅等。同时,辛德勇针对考古发现的大量随葬财富、“海昏”的释义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海昏侯刘贺》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解说;辛德勇通过分析刘贺的经历与行事,揭示其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征,认为刘贺的戏剧化人生,既是时代造就,也是性格使然。
海昏侯是汉武帝刘彻的孙辈,所生活的时代距汉武帝时代不远。辛德勇教授检读《史记》、《汉书》等基本历史文献,带领读者延伸视野,从刘贺的父亲老海昏侯刘髆乃至他的祖父汉武帝刘彻谈起;谈到拥立刘贺登上帝位、同时又废黜他帝位的权臣霍光;还讲述了封授刘贺为海昏侯的他的侄子汉宣帝刘询的故事。他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通过丰富的细节,向读者展示了海昏侯跌宕起伏的一生。
青铜器、丝织品、黄金制品,以及上千枚具有文献价值的竹简,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令人眼花缭乱。在书中,辛德勇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文物的价值?从它们身上能够获得怎样的信息?”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最直观的印象是财富和竹简。很多人首先会对大量黄金制品以及巨额钱币等财富的地域来源产生疑问:这些财富是从哪里聚敛来的?西汉的海昏侯国是不是像墓葬中的财富所显示的那样富庶?
此外,很多人对于刘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示好奇,历史考古学界也有诸多争议。他到底是情趣高雅的正人君子,还是“行昏乱”、“危社稷”的“废帝”?针对这个问题,辛德勇在书中从刘贺的经历来展开分析,关注刘贺生活的地域环境。刘贺曾生活在三个地区:昌邑国、首都长安以及海昏侯国所在的豫章地区,而其财富来源问题正是与这些地域当时的经济发展及交通状况相关。
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对历史研究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辛德勇教授认为,学问需要平心静气地做,要花费很多工夫,才能推动学术研究取得进步。对古代器物的研究是这样,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的研究,更需要潜心积累,不要过多指望依赖某一新的发现来陡然改写什么、颠覆什么。
辛德勇认为,研究海昏侯刘贺的人生轨迹,要立足大的时代背景,去观察他身上的各种政治角色——昌邑王、汉废帝、庶人、海昏侯等,才不至于偏颇。同时也总结出,刘贺登基称帝,立也霍光,废也霍光,并不取决于刘贺本人有多优秀,或是有多昏乱。
《海昏侯刘贺》一书的出版,将对海昏侯的研究从考古发现层面推向更为深入的史学研究层面。还需一提的是,从事史学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不仅要学术研究,也要普惠大众,辛德勇教授的《海昏侯刘贺》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