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年俗守望:进了腊月就算年看看这些人是怎样过年的

2017-01-03 13:54 网络 TF006

2017年1月3日讯,“这一网不算最多的,今年暖和,冰层冻得不厚。”冬捕时节,52岁的于富清一早跟老伙计们上冰起网,几条将近一米长的大鱼随即噼里啪啦地在冰面上蹦起。

俗话说“无鱼不成宴”,老于和伙计们从自家鱼塘里打上来的大鱼很快将上桌成为年俗饭桌上重要的主菜,成就“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八手和面”就是四条大汉一起卯足了劲儿,一起把一大缸面和得筋道又爽滑。河北传统的“手工漏粉儿”可不是浪得虚名。

老秧歌戏讲究的是个喜庆。笑脸娃娃、师徒四人、八仙、哪吒、媒婆儿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形象。

十里八村儿的乡亲们过年拥到一起看大戏。老人说:“这场景多少年没见到了。”

“年猪分割”是专门的手艺。

小时候又怕又爱的爆米花儿来了。

老话儿讲,进了腊月就算年,今年大年来得早,于是刚过元旦,河北三河璞然生态园里,冬季冰捕、杀年猪、手工漏粉儿、传统灌肠等地地道道的年俗已把人们提早带入新年。

冰捕听起来刺激热闹,但实际上是要付出很大辛苦的事儿。对于现代人来说,要吃鱼,水产市场上连夜运来的江南鱼随便挑,但那不是过年的老味道。正如老于所说:“过去盼过年,为的是吃口好的,穿件儿好的。而今,连发红包都改在手机微信里了,年味儿再不刻意保护就越来越淡了。”于是,他们弟兄向三河市政府请示,能不能尝试专门在腊月里为城里人开辟一块找寻年味的地儿,由民俗专家指导,尽可能原汁原味儿地把“冬季捕鱼、喝旺汤、唱大戏、民俗表演”等盼年庆年活动复原呈现。

其实,希望寻找过去空气里盼年的味道,也是很多人发至心底的渴望。而今的庄园主于氏弟兄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开过白灰厂、石料厂,曾经每夜两点起床下大苦力跑运输拉煤……为了让人们能体会到以往的年味,两兄弟特地将旅游生态园在腊月打造出追忆年味的地方。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返璞归真的老味道反而变得弥足珍贵。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刘航 摄影报道

分享到

“新四大年俗”出炉,网友:没有相亲?

小时候和长大后过年的区别大吗?这些老年俗有了“新模样”

老北京年夜饭有两样不可少,自腊月二十三小年起就开始准备过年

国图发布一系列年俗专题文化活动,展览电影灯谜齐上阵

过春节闹元宵 “三大理念”打造新年俗处处北京味

审视“年味”里的文化命题 “年俗”不能只剩下俗

盘点津冀地区的别样年俗 跟北京相比有这些不同

我们的年俗:过年放鞭炮 拜年收红包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