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朝阳“阳光中途之家”运行8年多 揭秘在社区如何“服刑”?

2016-12-28 09:41 网络 TF005

2016年12月28日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作为行业领跑者,朝阳区的“阳光中途之家”运行8年多,在社区矫正方面经历了怎样的规划与探索?截至本月底,社区矫正法的意见征求即将结束,从事矫正工作的基层人员对新法又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宽敞松软的沙发,头枕两侧配有隐藏音箱,躺在上面听音乐是难得的享受

“不管应惩罚人,还是关爱人,必定把人当人看”

几面哈哈镜显示“效果”各异,引得人们路过时不免驻足;宽敞松软的沙发,头枕两侧配有隐藏音箱,躺在上面听音乐是难得的享受;两张巨大的沙盘旁,上千件小沙具精巧逼真,摆满了一人多高的柜子……一层右手边的几个房间,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依次体验过来,身心可以迅速得到舒缓与放松。

上到二层宿舍区,每间屋内,四张铁架床沿两侧墙壁摆放,浅蓝色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阳光透过玻璃,为整个房间涂抹上一片明亮。

这里是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作为专业社区矫正机构,自投入使用起,便成为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三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刑满释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基地。

“社区矫正”这种走出监狱,在社区“服刑”的方式,最初源于国外。与传统监禁刑罚相比,被视作具有节约司法资源、更大限度保障人权等多种优势。2003年,北京等6省市成为“社区矫正”的首批试点地区,朝阳区于2008年7月在黑庄户乡率先成立“阳光中途之家”。

“我们的中途之家其实是一个奥运工程,当时基于安保需求,赶在奥运之前为辖区内重点人员连续开了八期培训班。奥运后总结了一些相关经验,形成法制教育培训、心理辅导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模式。”朝阳区中途之家教育矫正部工作人员范晨介绍,目前中途之家每月举办4-5期培训,所有街乡的社区矫正人员都要在民警陪同下,进行为期2-3天左右的集中学习。

“分类学习”一直是这里的特色,例如针对占比10%左右的女性矫正人员,中途之家联合女子监狱、妇联等机构,从心理上进行调试。甚至会请特警队员为她们讲授女子防身术,且当期培训班所有干警都是女性。对于28周岁以下的青年和未成年人群,中途之家则联合团委、教委进行帮扶。“比如讲授国学、传统文化,禁毒防艾的讲座,到少年法庭旁听庭审等等。”

学习期间,民警与矫正人员同吃同住,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并通过一层设置的几个功能房间让他们缓解压力,敞开心扉。“每一期培训班从矫正人员进门到离开,我们会做一个全程的影视记录。能明显看出他们从刚来时的紧张、回避镜头,到课程结束时放松下来的变化。”范晨表示,和监狱完全不同的交流模式,能够令矫正人员感受到离开高墙后的温暖。

“不管应惩罚人,还是关爱人,必定把人当人看”,大厅墙壁醒目位置上的这句歌德名言,是对一进门便能体验到的温馨氛围与“人性化”管理的高度诠释与概括。自 2011年开始,“中途之家”在全北京开始推广,并实现了所有区县的整体覆盖。

“缓冲带”帮扶3800余人重新融入社会

除了法制教育培训,切实帮扶“特殊人群”是中途之家更重要的功能。“大部分人员回归之初,都是无业可就、无家可归、无亲可投的状态,如果放之不管,‘几进宫’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中途之家副主任李博介绍,作为过渡性安置机构,中途之家为他们提供3-6个月的食宿服务。在此期间,与辖区司法所共同努力,帮“三无人员”协调低保、廉租房,并尽力帮忙找工作,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令李博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50多岁的“三无人员”刚来时不愿与别人交流,同屋的人也反映他特别封闭。通过心理咨询环节得知,他其实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只不过面对回归社会困难、家人的不理解,存在自卑心理。“后来我们了解到他有驾照,就协助他办理各种手续激活,又帮忙找了个代驾的工作。”

代驾过程中,这位三无人员的精神状态渐渐好起来,发现停车、车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产生了研究兴趣。李博感叹,当时工作人员也有过怀疑,但看他真的很有韧性,就为他创造一些便利条件,例如开放机房、安排单人宿舍等等。很快,他发明了立体汽车泊位和自动折篷两项实用技术,获得了专利局颁发的证书。后来家人也重新接纳了他,住了大约半年,女儿把他接走了。

而对于希望掌握一技之长以自食其力的人员,中途之家更会根据前期需求调查,开办相应的技能培训。美容美发室、平面设计教室、组装维修教室……在这里,形形色色低门槛,且有利于就业的培训一开就是好几年。“后来因为我们这里位置比较偏,每次让老师和学员过来的成本比较高,场地有限能学的东西也有限,就跟朝阳区18所职业教育学校形成了合作关系。”李博介绍,2011年以后,中途之家收集人员的意向信息,帮他们跟学校沟通并缴纳费用,人员可直接去职业学校插班学习。技能培训外包出去后,不但降低了成本,能学的技能也更广泛了。“插花、电工、蛋糕西点这些,都是特别受欢迎的。”

走廊上,挂满了学员们举着各自作品笑容满面的照片。成立至今,中途之家已经帮扶了3800余人。这些曾经走入歧途的人们,在中途之家这处“缓冲带”完成了自我认知的转变,并为重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对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责权意识和职业保障必须明确

多年来,中途之家的“人性化”帮扶教育让无数矫正人员感受到了温暖。然而社区矫正的本质毕竟属于刑罚执行,如何平衡“惩罚”与“教育”之间的尺度,是社区矫正基层工作者们一直以来的困惑。

本月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法律的出台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特别希望有法可依,有法律保障。”朝阳区司法局副局长胡胜利表示。但在他看来,目前公布的版本并没有达到司法工作者的预期。

“最大的问题是条款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胡胜利认为,“意见稿”中的36条内容,每条都很简单。“比如33条,‘录用符合条件社区矫正人员的企业,按照规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按什么规定呢?没写,这个就没有可操作性。”

而综观全文,对矫正人员的保障性条款很多,约束性条款却过少。“像第35条,‘社区矫正人员申请社会救助、保险、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虽然我们一直是在这样做的,但我认为这对社会大众并不公平。很多老百姓申请这些东西没人协助,犯了罪的人反倒成了有功之臣?”

胡胜利坦言,他赞成对矫正人员实行帮扶救助。“不解决生存问题,这些人可能会重新犯罪危害社会。”然而在面对与思考政策时,自己也常常感到困惑。“从小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要违法犯罪,否则以后求职很难。现在犯了罪的人,就业有人帮忙,企业雇佣他们还享受优惠政策,这样找不到工作的人是不是要先犯罪?”

在胡胜利看来,不见得非要为企业提供优惠,很多不是敏感部门的,只要做到不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不歧视特殊人群,就已经很好了。“‘意见稿’过度强调了教育帮扶、社会化和人性化,忽略了它刑罚执行的根本属性。”

此外,基层工作者们普遍关注自己的身份定位问题。目前社区矫正的管理和执法权都在司法部门,中途之家的工作人员没有警察身份,对矫正人员的威慑力极为有限。“我们要看到进行社区矫正的人不都是缓刑的,还有很多假释的。比如杀了人、判了无期,因为疾病假释出来。他们是重型犯,对社会危害是非常大的。”胡胜利认为,对于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可以不是警察或者矫正官,但责权意识和职业保障必须明确。“前提要‘镇得住’,有一定数量的人民警察,配合一定数量有执法权的公务员,公检法司再协同配合,并有一定力量的社会组织参与,这是比较好的状态。”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 魏婧 插图 宋溪

分享到

服刑八年出狱发现本人名下小轿车被卖 怀柔法院认定买方合理

狱中与男友结婚 情侣爱情故事感动看守所民警

女子监狱办春晚 服刑人员DIY服装T台走秀

特赦31527名罪犯 政法各机关分工负责严把“六关”

奥尔默特将服刑曾任以色列总理 网友配词:我是个农民的孩子

犯人每月消费800 看似普通却暗藏惊人秘密

朝阳区原副区长刘希泉被裁定减刑一年 服刑期间获表扬6次

北京社区矫正管理总队正式挂牌 社区服刑者将戴监控“腕带”

朝鲜首次公布被扣美国公民米勒服刑照 身穿囚服每天工作8小时

一个月殴打八旬老人十余次,北京一保姆被判两年

一车主13次闯卡逃费还想索赔,北京朝阳法院判了

严打炫富、低俗软色情等不良信息,小红书年内封禁4000余个不良账号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