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古代皇宫重要宫殿有“地暖” 明清紫禁城内如何度寒冬?

2016-12-12 12:00 作者 TF006

老北京有首童谣曾唱道:“说什么说呀,锅台连着锅呀,唱什么唱呀,锅台连着炕呀”。这说的是古代百姓家传统的御寒方式。冬日天寒地冻,自古以来人们靠煤炭或柴禾来取暖御寒。那么往昔皇宫内又是如何度严冬的呢?

作者 张善培


6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清朝末年,冬日的紫禁城乾清宫。

紫禁城重要宫殿有“地暖”

古代时皇宫内取暖曾是很有讲究的,如汉代时曾有温宝殿,殿内曾有各种防寒设备,墙壁用能散热御寒的花椒与泥土搅拌后涂抹,那时把这样的殿堂称为椒房殿。

到了唐代,皇宫取暖的方式越来越多样。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与唐玄宗之弟申王以及其他皇室贵族,严冬时节,下令让宫妓或又高又胖的婢妾将其团团围住,以此来防寒遮风,这种抵御风寒的方法在古时称为“妓围”。唐玄宗李隆基则每到冬天就带着贵妃杨玉环到临潼的骊山之行宫里泡温泉取暖, 至今在临潼的华清池行宫内仍可见到杨玊环使用过的温泉池的古迹。

金代在北京城建立都城,史籍中记载:金朝在建立都城时,皇宫建筑火炕防寒取暖,皇帝和大臣冬天时,就在火炕的矮台上商议朝政,甚至一起进餐。这种在居室中筑建火炕并在炕桌上进餐之法,后来明清时期,流传于民间百姓家,成为老百姓御寒取暖的方式。

明清两代时,皇宫里的保暖方式其本质上也是采取火炕的方式。紫禁城宫殿的墙壁厚实,屋顶广大,这有利于冬季的防寒保暖。

如今,当我们游览故宫时,可见故宫里一些殿堂内均设有套间暖阁或火炕,但在故宫里却找不到一个烟囱,那么明清两代的皇帝后妃以及子女们又是怎样度过隆冬数九寒天的呢?

原来无论是皇帝办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或养心殿,还是皇帝后妃们的居室寝宫,这些宫殿的墙均是空心的,殿内地砖下面砌有纵横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的地炉子。当点燃外面的地炉子时,热气会均匀地扩散到地面与墙壁的每个角落,整个殿堂里温暖如春。这样做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而且还没有烟灰污染,类似于今天地暖的功效。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中记载:“乾清宫大殿... ...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可见明代宫中就已建造有此设施。

因为这些宫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设在房屋的北边,进气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盖住,还另设有通气口,用于通风供氧。如今,去故宫游览,细心的游客能在很多建筑台基上见到地炕口。

分享到

寒冬里北京医疗工作者日夜坚守 打起十二分精神只为患者平安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近百日 看看寒夜中的温暖守护

老北京入寒冬时必做的那些事儿您知道多少

寒冬穿短裙相亲 真爱不看外表美丽“冻人”差点丢命

北京冷极能泼水成冰吗?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今冬全球进入“速冻模式” 专家解开“忽冷忽热”之谜

秋冬寒意起女生爱美穿衣需警惕 不露肩脚脐

北京动物园花样百出应对寒冬:河马泡温泉 猩猩喝板蓝根(图)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