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两会落下帷幕,“北京经济发展怎么干”这一议题提上了日程,“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成为2025年北京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让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海波感到很振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科技北京”已经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而北京联通作为央企,一直冲锋在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的前线。
事实上,“冲锋在前”一直是北京联通的一大标签。在伴随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三十年间,北京联通将北京市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作为风向标,将社会福祉和经济活力纳入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如今,北京联通已经实现了从传统通信公司向多元化科技企业的华丽转身,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移动通信和宽带等单一业务,而是将三十年来的技术优势重新整合布局。
面对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要求,陈海波表示,北京联通全面参与了北京市“一区三中心”建设,以成员单位身份参与规则与标准、数据空间、数据场景、数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工作,深度参与仿真平台中可信数据资源空间部署测试,共同推进北京市数据要素流通建设。
面对“科技北京”的发展前景,北京联通推动成立算力联盟、合作共建6G创新中心、推动卫星通信发展、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北京联通用自己的“科技能力”赋能北京未来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北京联通看来,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坚守通信本职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于北京联通来说,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同样也是企业助力增进民生福祉过程中最大的优势。
面对北京市民不断攀升的网络需求,网络升级成为“刚需”。从最初的宽带光纤化改造,到十余次网络大提速,北京联通始终走在前列。到了“全光万兆”样板城市建设的时代,北京联通更是积极开展万兆网络先行先试,有序推进从千兆网络向万兆光网演进,助力北京实现网络能力领先、创新应用领先、前沿示范领先,让前沿通信技术从规划验证阶段走进千家万户,让数字化红利惠及全民。
在宽带网络方面,当前,云游戏、XR/元宇宙等新业务新应用不断涌现,对光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更高可靠的需求,亟须加快推动千兆光网向万兆光网演进。正是如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和地区,聚焦小区、工厂、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政策解读时表示,万兆小区的试点的内容之一,是试点发展云存储、云电脑、云游戏、超高清视频、裸眼3D、基于光感的看家、康养等万兆光网业务。
对于北京联通来说,针对小区的万兆光网业务已经早早提上了日程。2024年9月,为了满足北京市需求旺盛的社区要求,北京联通宣布启动了“启明星计划”,面向北京市需求旺盛的小区招募部分用户作为首批体验者,共同参与万兆宽带的深度体验。
而在移动通信网络方面,北京联通2024年已经在北京建成全球超大规模5G-A商用网络,实现四环内以及城市副中心等主要核心区域5G-A全面覆盖。
作为5G技术的进阶版,5G-A在网络速度、时延、连接数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可实现网络性能提升10倍、下载速率突破万兆。在5G-A网络的支撑下,无论是体育场馆、学校、景区,还是地铁、繁华商圈、居民区,拍摄的视频都可以实时发布到社交媒体,高清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则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视频通话也基本不会因为人流量过高而卡顿。
不仅如此,2024年11月,北京联通正式宣布在新工体场馆打造了全球领先的5G-A立体组网超级网络。这意味着赛事的转播也将走向超高清、低延迟、强互动,而新工体6.8万名观众可以同时流畅观看1080P高清视频,捕捉比赛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2024年12月15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试运营。北京联通作为首都主导运营商,率先部署了5G-A网络,将3号线打造成为全球首个全线连续部署300MHz超大带宽5G-A网络的地铁线路。在北京联通的支持下,乘客在3号线的隧道内依然可以畅通无阻地接打电话、浏览视频。
而面对北京市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入境通信成为基础需求。北京联通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抓住“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这一关键词,将国际漫游业务与服务北京发展结合起来。
针对外国人来华场景,北京联通携手多方,推出了全国首款面向来华外国游客的SIM卡融合创新服务产品,及便携定制终端产品,并在2025年1月8日完成全国首发,让外国游客无需下载和注册移动支付App,即可轻松通信及购物。
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SIM卡融合创新服务包融合了“通信+支付+交通”三大高频服务,仅需凭护照办理一张SIM卡,就能完成购物支付、打电话、上网、公共交通工具支付;定制终端则融合了银行卡和通信卡服务功能,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终端设备均可实现打电话、上网、终端扫码支付,便捷高效地满足外国游客“食、住、行、游、购、娱”需要。
不难看到,北京联通坚守着通信和网络业务的高地,为打造高水平开放的“首都样板”打好通信基础,为打造“全光万兆”样板城市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作为北京地区通信服务的头部企业,北京联通始终深耕互联网通信领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以技术谋福祉 满足人民群众的大事小情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以北京联通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根基,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就有了解决的创新途径。
其中,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2024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直播电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就业创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2024年6月,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经信局的指导下,北京联通助力国农港智慧云供销村播产业园,打造了全国首个万兆直播基地,同样也是北京首个F5G万兆直播园区。
在万兆网络的支持下,产业园已聚集上百家直播电商上下游企业,能够支持1500名主播同时直播不卡顿、不掉线,并推出8K直播、元宇宙直播等新直播形式。从农田到荷塘,从小院到直播间,主播只需要坐在镜头前,就可以借助万兆网络在各个场景中随意切换。
在国农港智慧云供销村播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看来,打造这些应用场景,是为了引导从业人员开展自播等特色直播,推动“直播+”融合发展,探索直播电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群众致富的新路子。“作为全国首个万兆村播基地,园区目前已经搭建了户外直播场景数百亩,以及30余个共享直播间,让农民们用一部手机创业。”
除此之外,北京联通同样关注用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因此,积极参与服务北京接诉即办改革,推动全面提升数字社会能力水平是提升市民感知的关键。事实上,承载“接诉即办”的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感知着北京城市末梢的“脉搏”,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每一个诉求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面对海量的民生大数据,升级智慧化服务,提升话务员受理、派单、回访效率,探索打造一条全智慧的贴心服务热线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助力北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是北京联通助力打造“北京标准”“北京效率”,持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的重要一步。北京联通作为运营服务提供商,已经连续17年为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提供高效运营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北京联通已经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植入市民服务热线运营,通过智能来电意图识别、智能分类推荐、智能地址标准化等技术手段,辅助话务员处理来电;通过实时转写功能在对话结束后自动生成工单要素,极大地提高了坐席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智能回访机器人对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进行回访。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话务大厅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正在成为超大城市治理深刻变革的具象体现。而在北京联通的探索中,以数字技术提升市民感知、增进民生福祉正在成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践。
对此,陈海波认为,北京的数字政府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我们将继续做好政务网和政务云服务,擦亮‘12345接诉即办’金名片,加强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外籍游客来华便利性,打造健康养老新业态,打造乡村振兴标杆,数字化赋能智慧文旅,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服务首都社会民生。”
从北京实地出发 锚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以来,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已经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力源于创新,而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决定》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具体任务。
北京联通作为在京央企,正在持续加大北京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布局,服务首都数字经济建设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准绳。
北京联通首先锚定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北京市特色优势产业。从2020年北京市正式启动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到2021年北京市政府批复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从2024年7月,北京市成为五部门联合发布的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到近期北京市发布5项智能网联汽车北京市标准,北京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产业生态加速完善。
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的4个阶段中,都可以看到北京联通的身影——1.0到3.0阶段的试验及部署中,北京联通积极为示范区提供网络基础环境及集成服务;在当前的4.0阶段启动期,北京联通组建专班,以首都主导运营商优势能力及示范区建设的丰富经验,积极投入示范区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样是北京联通的关注重点。《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是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层面再度对发展低空经济发出政策信号。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已经成为与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需要获得全产业链的支持。北京联通作为产业链中的参与者,紧跟北京市的发展步伐,落实《决定》精神,升级5G-A通感一体组网技术,帮助八达岭长城这一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开启了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今,在这条无人机配送的“空中走廊”中,游客可以在长城上扫码下单,商家在山下备货,无人机飞过山岭,最快5分钟的时间就将来自山下的商品送到游客手上;景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联通自主研发的5G-A通感一体化低空安全监管平台,远程对景区空域进行监测和管理,文物巡检、垃圾清运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智能网联汽车,还是未来产业,都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持。作为支撑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石,算力基础设施犹如蓄能的水池,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流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2024年4月,北京联通-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京西智谷算力中心”)正式点亮。作为全国首个“政府+运营商”智算中心,京西智谷算力中心可以提供全国产化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的400P公共算力能力,统筹实现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后续,京西智谷算力算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服务多家中小企业和单位,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金融、智能遥感、智慧出行、智能巡检、智慧能源、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满足大模型企业的算力需求。
有了算力中心作为数字底座,协助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有了动能和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有了底座和“能量”来源。“数字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北京联通不断增强数据上云、数据流通、数据赋智和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助力首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陈海波表示。
在中国联通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要锚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企业的愿景,全面实施融合创新战略,推进网络向新、技术向新、服务向新,深化科技强企、人才强企、改革强企、数智强企、品牌强企,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而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通向“愿景”的道路,也是北京联通的“首善之为”。在集团三十周年的路口展望新时代、新阶段,选择以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桨,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巨轮稳健前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新征程。
“北京联通将继续扎根北京、建设北京、服务北京,积极推进首都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勇当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全面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四个服务’水平提升,持续为北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海波表示。
校检:陈沙 申瑞秋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