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如何?成本有多少?五问了解降至“地板价”的仿制药
2025-01-11 07:14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日前结束。本次集采中,共涉及62种药品,覆盖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等多个领域的大品种药品。而部分中选的仿制药由于价格低,也引发关注。比如,中选价格为0.22元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最低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有网友发问:“3分钱一片的药,你敢吃吗?”

那么,对于低价药,公众是什么看法?三分钱一片的药,成本到底有多少?相关部门如何确保集采药“降价不降质”?低价仿制药的疗效如何?低价中选,企业的利润怎么样?

三分钱一片

成本到底有多少?

据了解,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有公众担忧,集采药品“压价过狠”,会不会减少药企营收,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在创新上的投入和积极性呢?

国家集采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汇集全国采购量、做大采购规模并保证使用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有效降低药品的价格,这一机制的关键是精准识别并消除药品价格链条中的不合理制度成本。此外,集采政策还明确医保局作为采购与支付的唯一责任主体,通过医保基金预先支付30%~50%的货款,进一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 王振国:我们是采取了仿创结合,双线并行的策略,一方面,通过集采仿制药的大规模化的生产,来摊薄整体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依靠创新药高附加值获取合理的利润,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石药集团参与了全部10次国家药品集采,总计中选48个品种。参加集采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了两倍多,2023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成药销售的约20%,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有130多个。

秉承“广覆盖、保基本”原则,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需要照顾到全国13亿多参保人能用上药,药费能得到报销,因此中选药物多为具备价格优势、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集采中选的仿制药大批替代原研药,通过“腾笼换鸟”,省下来的钱更多用于采购新上市的创新药。据测算,2018年以来,药品集采累计节约费用6300亿元左右,而同期国家医保谈判纳入的创新药累计增加5200亿元左右费用,也就是说,药品集采节约的费用80%腾给了创新药。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 常峰:降低成熟药品在医保药品支出当中的比重,这是我们必将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根本的问题。也只有我们创造了这个空间,才可能给新增的、能够带来更多健康效益的新药品和新技术带来支付空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1 07:14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