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的今天,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被发现。
1929年12月2日,著名科学家裴文中先生在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北京猿人的踪迹:
一枚头骨化石,40多个男女骨骼化石、1万多件石器和大批古生物化石。
这一伟大的发现揭开了古人类学研究史上重要的一页,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
周口店的发现为人类进化历史的重要环节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使人类在认识自己的起源上迈出了一大步。
人物:发现者裴文中
“文青”转行到周口店
1904年1月19日,裴文中出生于河北丰南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1921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地质系本科。大学时代的裴文中是一位“文青”,怀着启发民智、文学救国的强烈社会责任,积极研究平民文学并组织平民文学研究会。
1927年秋末冬初,裴文中为生计所迫,走进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恳请时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的地质学家翁文灏,让他做一名实习生。
不承想,裴文中开启了辉煌的学术生涯。
“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和美国人开办的协和医学院联合成立了专门发掘与研究周口店的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
也是在这一年,因周口店野外发掘久未见到有价值的材料,周口店野外工作负责人杨钟健和新生代研究室顾问德日进等到其他地方考察,主持周口店发掘的重担落在了年仅25岁的裴文中的肩上。
至11月底,经费告罄,北平方面催促他尽快停工。但因前期工作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心有不甘的裴文中决定再坚持一下。
至12月2日傍晚。
北平周口店龙骨山半山腰的洞穴里,昏暗的烛光下,裴文中用颤抖的双手,捧起刚刚从沉积物中撬出的一块看似石头的圆疙瘩。不久,位于北平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收到一封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把75岁当57岁过
生命不息,科考不止。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裴文中表示“要把75岁当作57岁过”,他不顾年迈体病,坚持到第一线做考古研究,到山西大同、内蒙古扎赉诺尔、贵州穿洞、河北泥河湾等地考察。
裴文中是从田野中走出的科学家。他用一生谱写了关于田野科考的乐章,华夏大地上印满了他科考的坚实足迹。1982年病逝前的一个月,他还在给家人的信中勾画自己的考察路线:9月去柳州,再去杭州,最后到安徽和县。明年去满洲里,去贵州……
参考:中国科学报、北京日报资料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