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0月7日文章,原题:仅凭关税无法对抗中国并重建美国工业 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势将成为近些年来最重大的选举之一。双方都认为这是一场争夺“美国之心”的生死存亡的斗争,其中一方已经发出信号,他们将走向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当美国在国内着力于自我定义的时候,世界正以比冷战结束以来,甚至可能是二战结束以来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情都更为剧烈的方式发生着变化。
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重新考虑其长期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经济实施一系列制裁,希望保持其技术优势。中国的回应是加快自身的科技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华为Mate60智能手机的发布。该手机搭载了第一款中国国产处理器——麒麟9000。
这些趋势相互关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秩序的变化、美国向保护主义的转向以及美中贸易冲突,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的管理不善。从1980年至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中的贸易不平衡保持在占世界GDP的1%左右。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由于全球化进程,贸易不平衡大约翻了一番,并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中国的迅速崛起到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这一切都可以从贸易失衡那里找到解释。问题是,诉诸关税和保护主义是否是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的最佳途径。
保护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国内产业。一些美国政界人士似乎认为,征收关税会促使该国因全球化而失去的产业自发地重新发展起来。实际上,许多此类产业非常复杂,需要技能、专业知识、交通基础设施和其他投入,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培育和发展。如果美国政府对关键行业征收关税,而美国企业又难以替代关税所针对的商品,那么结果只会是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如果美国政府大力减税,尤其是所得税,这种减税将大幅提升美国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但与此同时,如果政府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廉价外国商品的进入,那么过多的资金就会追逐过少的商品。这将导致通货膨胀——也许是很高的通货膨胀率。
(作者菲利普·皮尔金顿是拥有近10年投资市场工作经验的宏观经济学家,乔恒译)
来源:环球时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