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逐渐由热转凉,人体腠理随温度变化由疏松变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须趋利避害、顺应天时。
起居方面
秋季,天气日渐转凉,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增大,容易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老人、儿童以及体虚之人容易诱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导致旧病复发。随着气温下降,适时增添衣物尤为重要,老年人和小孩更应当注重保暖,防止风寒入侵。颈部和腰部是人体易受寒的部位,需要特别加以保护,可以通过佩戴围巾、护腰等方式来抵御寒风。
饮食方面
秋燥易耗津液,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干燥及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饮食方面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情志方面
秋天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秋风瑟瑟,容易触景生情。“愁” 字拆开便是 “秋” 和 “心”。人的情感以脏腑气血为基础,同时也受外界刺激影响。《淮南子》中提到:情,实际上皆由物而生。在秋季,不但要收敛阳气,也要收敛情志,如此秋刑才不会伤害到自己。在情志调养方面,若情绪不宁,需抒发胸襟,可以与人畅谈,排解郁闷;或者采取高声唱歌、放声痛哭等方式宣泄悲愤之情,使气机畅达,神志平静。秋季正值重阳,不妨与家人朋友到户外登高望远,观赏秋景,让秋愁在愉悦中悄然散去。
来源:中医科
作者:杜霄壤
荐稿:姜敏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官方号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