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2024北京文化论坛32场专业沙龙同步举办,本次专业沙龙聚焦文化建设热点话题,今年首次对社会开放邀请公众参与。在专业沙龙现场,多位观众向本报记者分享了参与活动的感受。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和高等级的沙龙,我感到特别荣幸。”毕思诚是一位文化遗产领域的从业人员,在“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沙龙上,他边听边记,不时拍下屏幕上的精彩内容。“能一次性听到国内外这么多大咖的分享,机会特别难得。”毕思诚说,此行收获满满,专业沙龙不仅让自己学到了很多文化遗产相关的新理念和新知识,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
在“文物艺术品——流动的文明载体”主题沙龙上,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带来“沧海撷珠——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传承专题展”,27件库藏文物分书画、刺绣、瓷器、铜器、玉石、木器和新工艺品等品类亮相,吸引参会嘉宾、社会观众、新闻媒体等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与辉煌。一幅《十八尊者册页》刺绣作品前,不少观众扎堆儿细品指尖上的技艺。策展人董琪介绍,它由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魏国夫人”管道昇手绣,是元代至今保存最完好、图案最丰富、绣幅最多的刺绣作品。“太精美了!丝线细如发丝,可见手艺人的精妙技艺。”社会观众王亚平说,自己虽不懂刺绣的技法,但看到如此精美的作品,还是不禁感叹,“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奢侈品!”
听了“文艺点亮生活”沙龙上嘉宾们的对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冬虎表示,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在传承上需要更加紧密地与时代贴合,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从业者和爱好者的需求。比如大部分人对于雕塑是门外汉,而大家在游园时都有打卡拍照的需求,可以结合不同的需求进行雕塑创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普及相应知识,提高大众美学修养。“曲艺等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传播也是这个道理。年轻人对曲艺有距离感很正常,可以参照一些中国风的歌曲进行改编,让年轻受众先对戏曲元素感兴趣,再培养他们对于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进而让文化和艺术更加广泛、深远地影响人们的生活,陶冶情操。”
“凝聚青年影视力量 让世界读懂中国”沙龙现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赟姝告诉记者,整场论坛中听到了来自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各个影视行业的从业者谈创作经验,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影视从业者在创作中要抓住作品的时代性,在创作中与时代对话。在考虑影视作品的文旅转化时,不能忽视影视IP运营的重要性,这不仅需要从业者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还需要以匠心精神认真对待文旅产业的融合,相信台下的从业者会从这些分享中得到很多启发。两三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杨薇重点关注的是怎么将影视与城市融合话题,“在现场的分享中我能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他们能够把城市文化的内涵提炼得十分清晰,又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去展现,真正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灵感,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运生活,而是将生活中有价值的、有深刻含义的部分提炼出来,与观众达到情感共鸣。”
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之路”专业沙龙,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方教授赞赏北京市文联为中国文学的“出海”搭建了优质平台,让作家和翻译家的对话交流形成了常态化机制。陈方评价这场沙龙对谈轻松有趣、内容丰富,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到中国作家的创作理念和现状,几位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状况、策略提出了特别有建设性的意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鲜活的对话必定会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何蕊,张骜,李夏至,邱伟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