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意渐浓,传统养生智慧“春捂秋冻”再次成为热议话题。然而,如何在享受秋日凉爽的同时,避免不当“秋冻”带来的健康隐患?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主治医师徐楠医生从中医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秋季养生中,头颈部、脐腹部、双脚部、腰背部这四大关键部位为何不能“冻”,并提供实用指导建议,让您科学“冻”出健康。
一、头颈部:守护心脑血管的“要塞”
原因解析: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周围分布着大量的血管和肌肉,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当头颈部遇到冷气刺激后,轻则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重则可引起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实用建议:
穿戴选择:选择质地柔软、保暖性好的围巾或高领衣物,确保颈部完全包裹,避免冷风直接吹拂。颜色上,深色衣物更能吸收并保留热量。
日常习惯:外出时尽量佩戴帽子,尤其是骑行或步行时,以减少头部热量散失。同时,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以免颈部肌肉紧张僵硬。
保健操:每天进行简单的颈部保健操,如左右转动头部、上下点头等,以缓解颈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热敷与按摩:睡前用温毛巾热敷颈部,或轻轻按摩颈部两侧的肌肉,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和肌肉,提高睡眠质量。
二、脐腹部:温暖脾胃,远离胃肠疾病
原因解析: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一旦受寒,腹腔内血管立即收缩,极容易发生胃痛、腹泻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胃的强烈收缩而发生剧痛,肾上腺等神经内分泌系统同样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实用建议:
穿衣策略: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腹部过紧束缚。选择具有保暖功能的内衣或马甲,确保腹部温暖。
饮食调理:秋季应多吃温热性食物,如姜、红枣、桂圆等,以温补脾胃。避免生冷食物和冷饮,以免加重腹部寒气。
热敷与艾灸:早晚温差大时,可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腹部,缓解腹部不适。定期进行艾灸疗法,如灸中脘、神阙等穴位,可温阳散寒,调理脾胃。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增强脾胃功能。
三、双脚部:全身温暖的“根基”
原因解析:脚被称为人体的 “第二心脏”、“精气之根”,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一旦气血循环受到阻碍,使得肌肉、韧带等关节部位的营养供给不良,还可能导致关节冷痛、屈伸受阻等,出现怕冷、怕风甚至刺痛的症状。
实用建议:
选鞋穿鞋: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袜子和鞋子,确保双脚温暖干燥。袜子应选择纯棉材质,吸湿透气;鞋子应选择合脚、防滑的款式,避免脚部受凉或受伤。
泡脚养生: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可加入艾叶、红花等中药材,以增强泡脚效果。泡脚后应及时擦干双脚,穿上保暖袜子。
足部按摩:定期进行足部按摩或足疗,可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自己在家也可进行简单的足底按摩操,如按压涌泉穴等。
保持干燥:秋季雨水较多,外出时应注意保持双脚干燥。可携带备用袜子和防水鞋套,以备不时之需。
四、腰背部:肾之府,健康之本
原因解析:腰为肾之府,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不仅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一旦腰部受寒,人就会感到怕冷、浑身无力,如女性则易出现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等宫寒症。(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实用建议:
穿衣保暖:穿着能够覆盖腰部的衣物,避免低腰裤或露脐装。选择质地柔软、保暖性好的内衣和外套,确保腰背部温暖。
坐姿调整: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时,应注意调整坐姿,保持腰部挺直。可在腰部垫一个靠垫或抱枕,以减轻腰部负担。
热敷与艾灸:定期进行腰部热敷或艾灸疗法,可温阳散寒,缓解腰部不适。热敷时可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艾灸时可选择肾俞、命门等穴位进行灸疗。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腰部运动锻炼,如瑜伽、太极等,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稳定性。同时,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搬运重物等动作,以免加重腰部负担。
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徐楠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来源:北京号
作者:应急总医院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