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治理滁河水体污染更要整治作风
2024-05-30 06:39

总台独家报道的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有了最新反馈。28日,安徽省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其中特别指出,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29日,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最新通报称,目前,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

从当地公布的情况来看,这起并不复杂的污染事件,最终却闹得全网皆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被免职的地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其表面上是由于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的言行而引发社会关注,但根本上还是因为其背后所暴露的干部作风问题,令人震惊。譬如,面对河水污染造成的大量鱼虾死亡,一些市民通过滁州市12345反映,自称没有参与过问题处理的工作人员却成了“承办人”;当地民众担心污水是否具有毒性,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却大言不惭地表示“没看到哪个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做毒性分析”;“再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则直言,“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这些做派之下,个别干部“事不关己”“蒙混过关”的心态一览无余,不仅暴露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轻视,更折射出对公众利益的不作为、乱作为已到了麻木的程度。

可以说,从污染源控制不力,到应急响应不及时,再到盲目决策、责任意识淡薄,是种种人为因素和作风问题的叠加,让一起原本并没那么复杂的污染事件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如果说一次污染事件污染的是一片水域,那么,作风不正“污染”的却是整个防治和应对污染的“指挥棒”,其带来的后果严重得多。

因此,当地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加强监管、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加强背后的作风建设,真正实现干部作风和治理生态的重塑。一方面要敢于动真碰硬,遏制侥幸心理,让那些“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官混子”混不下去,及时出清;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监督,切实增强履责意识。像此事中,河水污染已造成大量鱼虾死亡,地方民众也多次投诉举报,都未能触动有效的地方治理行动,这表明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监督失灵的问题。对此,当地加快完善和激活基层监督体系与效力,应该有实质性突破。

治理污染,也要先治好作风。这起案例,为此增加了现实注脚,也应该为更多地方敲响作风治理的警钟,真正让“实干、实为、实做”的作风充盈在每一个环节。

来源:@央广网

作者:朱昌俊

流程编辑:u060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央广网
    2024-05-30 06:3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