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吸金兽与吞金兽
2024-03-26 07:09

不是销售话术,也不是渲染神话,这一次,人工智能真的在迅速造富。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在一向容易被津津乐道的首富话题面前,人工智能硬是以贡献了一半以上新增财富的特质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富豪榜“新贵”。

然而不可回避的另一面是,AI在迅速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因为极度烧钱、盈利遥遥无期而受到诟病。或许吸金只是AI理想的“幸存者偏差”,而吞金才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真实现状。

AI大爆发

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根据胡润百富官微的介绍,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3年发布“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15日。

在全球增加的167位十亿美元企业家中,美国增加最多,增加了109位,达到800位;中国减少155位,至814位,仍然位居世界第一。

最受关注的富豪榜前十名榜单显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1.67万亿元的财富再次成为世界首富,这是他四年来第三次成为世界首富,财富比去年增加了5300亿元,主要得益于特斯拉股价的飙升。

聚焦中国,70岁的钟睒睒财富比去年缩水9%,但仍以4500亿元的财富连续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排名全球第21位,下降6位。据悉,钟睒睒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农夫山泉去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销售收入及利润同比上涨14%和16%。

然而首富们的光环却被AI抢了去。“AI今年第一次深度影响我们的全球富豪榜,一半以上的新增财富是来自于AI。”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提到,Meta、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甲骨文、微软等云计算相关的企业家财富大幅增长。英伟达的黄仁勋第一次财富明显增长,进入全球前30。

“其他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如寒武纪的陈天石、联发科技的蔡明介,来自北京的AI公司第四范式的戴文渊等财富也增长较快。奇怪的是,OpenAI虽然有接近1000亿美元的估值,但它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据说没有股份,因此没有上榜。”胡润称。

而在其他值得关注的中国企业家里,还提到凭借AI的发展,游戏公司米哈游37岁的蔡浩宇,财富增长210%至670亿元。

造富神话

英伟达或许是乘风AI完成造富神话最典型的代表,其市值一度一夜暴涨1.1万亿元。

拿捏着芯片生意,英伟达成了“AI淘金时代的卖铲王”,目前,英伟达已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仅次于微软和苹果。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榜单显示,黄仁勋以3500亿元的财富排名全球第26位,上升37位。

在中国,AI也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居全球第二。

对国内企业而言,AI因“赋能”而更接近落地。以米哈游为例,去年米哈游发布新作《崩坏:星穹铁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其制作人提到,已经尝试将AI工具应用到角色行为管理、3D建模调优、NPC台词等多个方面,并希望未来打造“对话永不重复的智能NPC”。

另据公开报道,早在2020年米哈游就在内部成立了“逆熵AI工作室”。本月早些时候,通用大模型初创项目MiniMax还传来正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融资的消息,报道称,此前,Mini-Max已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就包括米哈游。

对于在AI方面的计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米哈游,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不久前,第四范式也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第四范式2023年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19.8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47.1%。

其中先知AI平台是所有业务的内核,该业务收入占比近60%,是开发AI模型的底座平台,支持企业各阶段AI应用的高效落地。

在交流会上,第四范式董事会主席兼CEO戴文渊曾表示,公司底层逻辑就是要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帮助各行各业发现越来越多的规律,形成越来越大的模型,通过行业大模型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亏损压力

今年2月,Open AI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次引爆全球的同时,焦虑和质疑也一并反弹,直指AI大模型惊人的训练和使用成本。

国盛证券曾估算,大型语言模型单次训练成本少则200万美元,多则达到夸张的1200万美元。而Sora的视频模型训练还要贵得多,所谓“Sora代替人工省钱”在当下不一定成立。

卡要钱,人要钱,电要钱,贯穿大模型运行的每一步,似乎都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而持续的烧钱也让人工智能企业陷入普遍亏损的局面,以第四范式为例,尽管亏损幅度收窄了17.6%,但2023年第四范式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仍达到了4.15亿元。

榜单中提到的寒武纪,也被称为“AI芯片第一股”。上个月,寒武纪发布业绩快报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总收入7.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净亏损8.35亿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收窄33.5%。

以第四范式为例,伽利略资本合伙人郑譞对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它们的业务发展,跟真正的大模型商业化存在很大区别。它们的业务更多是toB和toG的生意,包括周期性在内,有很多不同点。

对于亏损的压力和盈利预期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第四范式和寒武纪,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郑譞认为,从短期来看,大模型早期落地要有人买单“吃螃蟹”,多半是需要从大G端和大B端付费开始的,这其中可能会掺杂一些战略层面的思考。

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的爆发一定在C端,C端的爆发才是大模型商业化的星辰大海。

持续烧钱的AI,需要用落地完成商业化的闭环。2024年被许多人称为大模型落地元年,也给了市场一定的希望,第四范式的董事会秘书郭清媛曾提到:“现阶段公司减亏的节奏是阶段现象,盈利前景非常明朗。”

郑譞则认为,从大模型基础发展上看,国内发展还是慢了几拍。所以这时候讲商业化落地可能并不是特别现实,真正呈现出一种爆发的情景,且能有真正有价值的应用落地,也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用户接受可能会是一个更长的路径。

“对于2024年,只能说会陆续有产品出来,但真正的商业化落地基本没戏。”郑譞称。

来源:北京商报

流程编辑:U03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商报
    2024-03-26 07:0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