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铁集团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
◆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刘振芳介绍,2023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到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80%、在建15%,路网布局和结构功能不断优化。
“这是‘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一些县市一步跨入‘高铁时代’。”刘振芳表示。
根据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铁路网覆盖99.5%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到2035年,铁路基础设施规模质量和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含部分城际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5%以上、75%以上。
◆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
谈及2024年,刘振芳介绍,国铁集团将坚守国家铁路、人民铁路战略定位,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作用。
具体来看,在客运方面,按照创新供给、带动需求的思路,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运产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要。
“一手抓产品,着力优化客运产品供给体系。通过创新客运产品,充分激发有潜能的客运消费。”刘振芳表示,巩固扩大优势动车组产品,增开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增加县城站客车停靠,更好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促进客流增长,助力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发展银发经济。继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改进列车设施设备,优化乘车环境。
“一手抓服务,着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刘振芳介绍,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推动普速客站改造升级,梯次升级普速客车车底,实现图定旅客列车全部集便化。打造12306统一服务品牌,改善高峰时段旅客购票体验,丰富团体票服务产品,扩大旅游计次票实施范围,推动空铁联运产品升级。组织列车餐饮提质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铁路餐饮服务与配送体系,巩固拓展“供好一盒饭”成果。
◆高速列车实现单列时速453公里◆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
“中国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刘振芳说,2023年,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车实现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对新技术部件进行了有效的性能验证,验证完成57项科研试验,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标志着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领跑世界的优势。
刘振芳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赋能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北京商报
流程编辑:U03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