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肯定《我本是高山》艺术价值:“塑造了可信可亲可爱的张桂梅形象”
记者 王金跃
2023-11-29 12:22

由郑大圣、杨瑾执导,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11月28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就影片的艺术创新表达进行研讨。

影片主题积极向上充满女性关怀

张桂梅的事迹广为人知。2008年,她组建成立了当时国内唯一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专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以来,已有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进大学,在各行各业开始发光发热。而为之呕心沥血的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多种疾病。

“我看了电影后非常感动,这个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可亲可爱的张桂梅形象。”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激动地说,“其实我自己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因此看这部影片特别感同身受。”他认为,影片将张桂梅坚信的“女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看到了,边远地区的孩子需要更多支持,需要更多自我努力和奋斗,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影片充满了温度,也充满了高度,同时也充满了深度和广度。”

饶曙光说,片中虽然呈现了不少苦难和艰难,但创作者依然刻画了“一个行进中不断奋斗和奋进的中国形象”,“这样的影片,在国际传播上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同时,这部影片除了励志之外,也让我们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发展更充分和平衡,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认为,影片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张桂梅,“她用自己的仁爱宽厚去感动大家,整个影片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充满了女性关怀。”

将纪实性内容和诗意化表达相结合

1996年8月,张桂梅的丈夫因病去世,悲痛的张桂梅自愿要求调到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她也在之前的纪录片中谈到过丈夫去世对自己造成的重大打击。在电影中,每当张桂梅感到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记忆中她跟丈夫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这成为了她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柱之一。但在有些观众看来,这些片段“过于儿女情长,而且对于情节发展并没有很大帮助”。

“这是艺术家的选择,虽然不是每个选择观众们都会认可,但我们要捍卫电影创作者自由表达的权利。”尹鸿说。他认为,片中的这些片段采用的是“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而郑大圣和杨瑾此前的大部分作品也是以艺术电影为主,即便是像《我本是高山》这样改编自真人故事的电影,在有些片段中采用虚构的手法来展示,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尹鸿认为,片中还有多处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张桂梅带领学生去登山,让她们看到了大山之外不一样的世界等,“创作者可以去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表达方式。要说创新,片中将纪实性的内容和诗意化的表达相结合,就是两位导演做的一次创新探索。”

海清的表演下了很大功夫

“要演好张桂梅是比较难的。”尹鸿认为,海清作为一个专业演员,要跟片中一大帮非职业演员一起演戏,表演上有很大的难度。“从整体上看,海清不管在人物的外形还是行为上的模仿,都做得非常像,比较好地还原了角色的体态和状态,使得这个人物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和相信,看得出下了很大的功夫。”

不过尹鸿也坦言,现实中的张桂梅虽然身体比较弱,但她身上的力量感却是强大的,相比之下,海清这个角色有点过度去强化了她身上“悲一点的形象”。

希望电影批评回到电影本身

“围绕这部影片出现的各种争议,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做到敬畏电影,尊重艺术家的创作。”饶曙光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希望“我们的电影批评能够回到电影本身,按照电影的逻辑和艺术表达来展开,同时也不要辜负观众的期待和市场的提升,为艺术家的创新探索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空间,这对于营造更加健康和优化的电影发展的生态文明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王金跃
    2023-11-29 12:2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