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面向社会公示最新一批1个创新应用。本次公示的创新应用“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他行资金流水核验服务”聚焦对公贷款业务场景,旨在探索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在各方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基础上规范开展银行间跨主体数据共享应用,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价值动。
该应用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联合申请,主要运用隐匿查询等隐私计算技术,搭建跨机构数据共享平台,在确保数据交互安全、使用合规、范围可控的前提下,将每家银行对公客户历史交易数据在三家银行间进行可信共享,为合作银行提供他行资金流水核验服务,辅助客户授信评定及融资需求合理性分析,有效防范同业间跨机构资金流动可能引发的资金欺诈风险,助力银行提升信贷风控能力。
下一步,工作组将继续在人民银行总行统筹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规范共享、合规应用数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服务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又称中国版“监管沙箱”。2019年12月,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根据要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从申报到结束测试,再到对外推广需要严格的流程和评价管理。
此前,10月17日,工作组发布关于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的公告,4个创新应用结束测试,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微捷贷产品”、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智能云小店服务”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申请的“‘一路行’移动终端理赔产品”。
图片来源:IC photo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