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楼湾胡同里住了一辈子的金奶奶,因为砍了自己种在自家院子里的香椿树,被认为是违法行为还要罚款,一气之下晕了过去;平时连话都不说、吃饭都是各做各的两口子周俊波和于海燕,为了孩子教育总是吵得不可开交,一直闹到要找法官做离婚调解;老王家为了已故二儿子名下的房产闹起了纠纷,当妈的要让当爹的继承儿子的遗产……而每天奔波在街坊四邻当中为大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是很多人并不熟悉的“背包法官”。11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出品的原创大戏《鼓楼那些事儿》,将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
王昊宸 摄
编剧刘深:曾担任东城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由刘深、杨浥堃编剧,林熙越导演,王琛任舞美设计,韩江任灯光设计,陈雷作曲,优秀演员刘端端、夏力薪、樊尚宏、种丹妮、刘洋、李冰、韩莺、李建鹏、丁俨等主演。该剧作为202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参演剧目和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入选剧目,塑造了以赵晓海为代表的“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的社区巡回法官的鲜活形象。剧中不见威严的法庭,而是“鼓楼湾”社区里的各种家长里短、人情冷暖;法官也不是穿着法袍、拿着法槌的传统法庭形象,而是每天走街串巷,为老百姓解决无数鸡毛蒜皮琐事的“背包法官”。传统的“人情儿”“老理儿”和当代“法律意识”在这里交织、碰撞,折射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老城区,在基层法律工作者有温度、有智慧的不懈努力下,走向法制化的一个个“微观瞬间”。
这部原创大戏的创作缘起,与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刘深的一段独特人生经历有关。五年前,刘深被所在社区选上成为东城区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过程中,刘深有机会深入接触到了不少法院、法官和案件,让他觉得很有意思,积累了大量珍贵详实的创作素材。而且刘深的父亲刘树纲是我国著名编剧,曾经写过很有名的剧本《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因此刘深也曾萌生过写一部《新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的念头。虽然这个想法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在一次工作交谈中,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国家话剧院能不能写一部反映我们法官生活的戏?”田沁鑫立刻想到了刘深。大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最终决定由刘深执笔写一部表现基层法官的话剧。
于是,刘深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搜集素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东城法院和西城法院都有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基层法官。他们一天到晚总背着大大的双肩背包,里面装着国徽、法袍、法槌、案卷等物品,骑着电动车,走胡同穿小巷,顶着严寒酷暑,为老百姓进行上门调解、诉调诉裁、打官司立案、巡回审判等各种繁琐的工作,把公平正义与和谐安宁送进千家万户,让首都核心区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务,被老百姓形象生动地称之为“背包法官”。
于是刘深和林熙越导演等剧组主创一起去采访了东城法院的“背包法官”典型人物冯晓光和另外一位西城区社区巡回法官赵海的事迹,以他们为原型人物创作了这部展现“背包法官”工作和生活的话剧,并给主人公起名赵晓海。刘深介绍:“这是一个性格阳光的北京大男孩,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周围的老百姓都很熟悉亲切,所以他是带着人情味儿去跟这些大爷大妈、邻里街坊沟通,在聊着家常的状态下把普法工作做好,而且帮着有矛盾的双方和解,争取把问题解决在上诉之前,尽量不打官司。”
林熙越导演还特别想突出这个年轻背包法官内心的另外一面:“他每天要帮助很多人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但自己也面临着生活的选择、情感的问题。他在这一天当中有烦恼有开心,也非常辛苦,作为个体来说,真的非常不容易,甚至让人心疼。因为他就像是一个垃圾桶,别人把自己生活中很多负面的东西都倾倒给他,他还要用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方式去劝解别人,去帮助别人尽量解决好事情。”林熙越透露,他们在采风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法官一年要接1000多个案子,心理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想通过展示赵晓海一天的生活,让大家看到一个背包法官职业的缩影。虽然他们的职业似乎离我们比较遥远,但非常重要,对于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蔡园 摄
导演林熙越:想排给人带来希望的戏
国家话剧院在《鼓楼那些事儿》立项初期,就明确要打造一部以大北京为背景、北京味儿浓郁的现实题材作品,创作过程中,田沁鑫院长也一直强调,这样的作品一定要贴近真实生活、贴近广大人民,展现出万家灯火的人间烟火气。因此这部话剧并没有直白地叫做《背包法官》,而是起名为充满人情味儿的《鼓楼那些事儿》。
担任这部原创大戏导演的林熙越,在排练厅里的状态,经常是穿着休闲时尚的运动卫衣,手中却一直摸索着一对文玩核桃,气质很契合这部既体现新北京风貌、又带有老北京风情的话剧。他和父亲林兆华导戏风格有些相似之处,不太老老实实坐在导演桌后面,而是经常在排练场里溜达着,有时还会坐在演员的道具椅上,或是闭起眼睛来听,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整部作品的“气场”。
不过因为有过多年的演员经历,所以林熙越比父亲更擅长给演员说戏,既让演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会对表演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而这要求,总结起来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真”。他要求演员们在表演中尽量达到一种松弛自然、真情实感的状态。
“我特别想排善意的、给人带来希望的戏,而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其实美的东西、善的东西,永远都是存在的,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想要表现美的东西,会让别人认为假?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其中真实、真情的东西展现出来。”因此,林熙越不让演员们用“太话剧”的方式去表现人物,也没有刻意去追求一种“北京的腔调”,“因为这个戏写的是当代题材,和老人艺所表现的京味儿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北京,更加多元和复杂,住在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大家说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很多新生事物。所以我更想展现的是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人们的生活,这也是这个城市和时代的缩影。”
林熙越感慨道:“这个戏已经磨了一两年了,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的改动,让演员们相当于做了很长时间关于生活表演的练习。但是大家心气儿都很足,而且都非常认真,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把这个戏演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意思,让观众们能够有笑声有感动。因为这个时代,需要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抚慰,这也是我们这个戏希望带给大家的。”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