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击鼓撞钟 聆听民谣弹唱 钟鼓楼上演时间音乐会
2023-09-30 17:10

寻找中轴线上的声音

开栏的话

北京中轴线就像一部交响乐。这条7.8公里的“乐谱”上,高低起伏的文物古建,犹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当历史建筑融入现代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和弦?这个国庆假期,记者带您行走中轴线,聆听中轴线上的声音,感受古今交融的动人乐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午后阳光下,一群年轻人依钟楼而围坐,以清风为伴,弹着吉他、吹着口风琴,尽情唱着歌。他们的歌声中,有中秋、有钟鼓楼、有北京……昨天下午,一场轻松惬意的音乐会在钟楼院内举行,不少观众闻声而来。

这场“开放麦”的音乐会上,“北京路演计划”乐队的三位成员向每位观众发出邀请——只要想唱,接过麦克风,就是乐队主唱,带着大家一起“乐”动全场。9岁的蒙蒙演唱了一首童谣,纯真清澈的歌声,收获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小姑娘腼腆地笑着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观众连连称赞:“古建筑里的音乐会,有种‘穿越’的感觉。”

“暮鼓晨钟”的“时间乐曲”曾经就是在这里演奏的。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司时中心,北京钟鼓楼发布着标准的“北京时间”,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准。在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钟鼓楼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方式。直到上世纪初,随着钟表的普及,钟鼓楼不再报时,大家也听不到钟声和鼓声了。

随着北京中轴线保护不断推进,钟鼓楼的声音回来了,而且变得更丰富了。

钟楼二层悬挂的“大明永乐年制”报时铜钟,是我国的“古钟之王”,恢复了在除夕鸣钟庆贺的传统。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券洞历史原貌恢复,呈现的“时间的故事”展览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给观众带来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体验;“四九城里听钟声”装置前,戴上耳机,轻触互动屏,观众可选择“四九城”里任意一座城门上听到的钟声。鼓楼二层,25面更鼓,中间为首的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每天,不同的时间点,隆隆的鼓声敲响,通过鼓点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将四季的故事娓娓道来,再现古都击鼓报时盛景。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和钟鼓楼共同续写着关于时间和声音的故事。“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建筑里唱歌,希望能给它带来不一样的活力。”“北京路演计划”乐队成员谭武说,对于他和同伴们来说,钟鼓楼不仅是古都北京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更是他们路演计划中的重要一站,“希望我们能沿着中轴线继续走,唱遍北京,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暮色渐浓,从钟鼓楼出发,向南登上万宁桥,沿途游人如织,天边圆月初升,风光正好。

扫码聆听中轴线上的声音

(原标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流程编辑:U031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3-09-30 17:10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