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赛道日韩不行,中国就不行?
2023-08-21 14:59

“电动车这条路,咱们是不是走错了啊?”最近,有这么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不小波澜。一位博主在日韩旅游十来天后发现,在这两个国家的街道上,电动汽车寥寥无几。于是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认为日韩“这种发达的、科技水平高的国家之所以没有电动车,是因为火电不环保、电池成本高、报废污染大”,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浪潮是走错了路。“日韩或欧美不行,中国就不行”,这种简单粗暴的类比逻辑本身有多少槽点,已经不必多言。时至今日,在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背景下,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质疑在舆论场上依然有市场,也说明很多人并不清楚中国所拿下的这颗“民用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含金量几何,以及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一)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汽车制造水平,一直是评价一国制造业是否强大的指标之一,中国毫无疑问曾经是这一领域的“落后生”。据《北京志·汽车工业志》记载,早在19世纪90年代北京就出现了德国汽车,但清朝压根儿就不存在汽车工业的土壤。待到了民国,张学良决定在东北试制汽车。1931年9月,中国自产的第一辆汽车在上海举办的车展亮相。但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不到6天。“文明毁灭了,但文明的种子仍在,她将重新启动。”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的汽车行业,再合适不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毛泽东同志深知中国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高瞻远瞩地开始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汽车重新在黑土地上发动引擎。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在一汽下线;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牌轿车在一汽诞生。这些凝聚着无限爱国热忱的产品,有力支援了国家建设,帮助中国推进着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然而,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它由几万个零部件构成,涉及上下游庞大的供应链,能造车和拥有顶级汽车工业是两码事。1978年,中国所有的汽车产量不到15万辆,同年的日本则突破了1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随德国大众公司考察团一起来到中国的《明镜周刊》记者曾写道:“大众汽车即将在一个孤岛上生产,这里没有任何配件供应商。”基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情况,中国提出“市场换技术”策略。一大批合资公司纷纷成立,资金、技术和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乘着春风走入国门,中国汽车工业终于不再闭门造车,国产供应链雏形初显。百尺竿头,急需更进一步,但技术是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怎会轻易拱手让人。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外资企业最多将过时技术进行转让,根本不会将最尖端的领域示人。

在那个年代,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知,几乎完全被外国品牌占领。少数自主品牌则沦为价低质次的代名词,被嘲讽为“远看摇头摆尾,近看龇牙咧嘴,停下漏油漏水。”

(二)博观约取,兼收并蓄。

在燃油车这条技术路线上,西方国家已经深耕细作了近百年,积累了大量经验与专利。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而言,要越过这些竞争壁垒,只能不断试错,才能把自主技术的路蹚出来。可是,市场竞争并没有那么多龟兔赛跑的故事。你在快跑,别人也在狂奔,在同一赛道上竞争,中国车企很难有机会超越。但幸运的是,车轮不是只有靠内燃机才能转动。事实上,世界第一辆电动汽车比燃油车还早出现几年。1900年,欧美出售的4200辆汽车中,40%是蒸汽车,38%是电动车,剩下的22%才是燃油车。然而,到20世纪20年代,燃油车不断改进,价格合理的汽油广泛应用,燃油汽车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其他驱动方式,电动汽车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当时间的指针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中国已经有了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条件。其一,“市场换技术”带动起来的汽车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已经非常完整,稍加改造就可以和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新三大件技术的新能源车企完美契合,还催生了宁德时代等一批优秀企业,在很短时间里复制了中国手机产业崛起的奇迹,实现了国内电动车品牌市场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其二,在电池原材料的加工、精炼、生产及回收方面,中国拥有绝对主导权。全球59%的锂、68%的镍、73%的钴、93%的锰等正极材料都由中国供应,所以中国生产锂电池,有比其他国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更为强劲的竞争力。其三,中国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个腾飞的平台。中国非常成熟的卫星定位、地图导航、车联网、自动驾驶、5G通讯可以一股脑儿放进汽车座舱里,给新能源汽车带来革命性的体验。

而且,不太发达的燃油车体系反而有利于中国轻装上阵,轻松调头。反观德国车企由于历史包袱太重,在电动化转型上犹豫不决,错失了先发优势;日本车企则由于技术研发受挫,转而走上氢能源赛道,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可以说,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中国不能永远“躺”在“微笑曲线”的谷底赚“组装费”,必须换道超车,力争后来居上。但一个集中国众多行业之所长的产业,想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再到优,单靠市场的力量绝不可能办到,必须有政府进行引导。

1992年,钱学森致信国务院,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应该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该提议很快获得国家的重视。从“八五”到“十一五”,经过四个五年规划的持续攻关,超过400家单位和1万名科研人员参与,我国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15万辆电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除了在技术研发上坚定不移进行投入,在市场培育上,国家也显示出巨大决心和战略定力。要知道,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与关乎生命安全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很难接受新技术与新品牌。尤其是电动车几百上千枚电池组合在一起,质量更不能有丝毫纰漏。面对认知空白,中国政府以补贴政策为产销助力。以真金白银“砸开”市场,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经济学者提出,“鼓励套利的制度不可能促进创新”。同时,一些企业也确实出现了“用脚造车,用心骗补”现象,一度营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虚假繁荣。现实世界没有完美的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关键在于管理者调整、修正、“打补丁”的效率与准度。在嘈杂的舆论环境中,中国锚定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目标,坚定不移培育市场,及时完善政策方向。一方面,财政部等四部委对骗补行为进行了联合审查并依法进行处置,有效规范了行业;另一方面,补贴政策由普惠式转向扶优式,对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电耗等提出一系列要求,以指标压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产品升级,鼓励优胜劣汰,促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在扶持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中国也没有放缓开放的脚步。2018年,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正式取消,特斯拉、大众等企业乘着开放东风在中国境内开设新工厂,如同“鲶鱼”一般进一步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质升级。

跨度长达十多年的产业政策布局,最终起到了除杂扶优的作用。2021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爆发性增长,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分别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688.7万辆,2023年初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0%,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已具备规模发展效应,产业开始进入普及期。中国终于有了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的机会。

(四)大道至简,行稳致远。

过去三十年,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然而由于缺失技术与品牌,获得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中国出口一台售价32美元DVD,只能赚1美元;湛江的电饭煲年产2500万台,最低时一台利润只有0.5元;芭比娃娃在美售价9.9美元,中国工厂获利只有0.35美元……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利润越来越薄,内外循环都将越来越难参与。但产业升级谈何容易,会有大量因素的干扰,例如全球产业的周期规律,例如来自美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例如对失败后“一失万无”的恐惧……

如何破局?产业升级的实质是工业知识和经验体系的扩张和更新。任何单个企业都很难有完备的关于经济体系应该向哪里发展的知识,关于基本社会矛盾(如能源、环境等)以及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化解这些矛盾的知识,只有掌握各种宏观数据、有着强大动员能力以及丰富调控经验的政府,才能引导这个“知识和经验体系”克服其在“扩张和更新”过程中的瓶颈。同时,世界经济不仅存在市场竞争,还存在国家之间政治和战略竞争。一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以政治决策为前提,才能确保连续一贯,锚定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政策大方向正确,市场机制会在微观层面通过竞争检验结果,奖优罚劣。

(五)为什么电动汽车在中国风头正劲,在日韩等传统造车强国却发展困难?

因为我们有着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有效领导了汽车工业体系的演进,帮助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并鼓励企业敢于突破,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放眼未来,在半导体、在航空航天、在医疗器械和制药等等方面,我国本土公司仍然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并且在国家层面也形成了必须自主创新、突破高端的共识。有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高铁5G等一系列成功经验在先,中国一定能完成产业升级之路。我们应当对此抱有充足的信心。

(原标题:这条赛道日韩不行,中国就不行?)

来源:长安观察

流程编辑:TF065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长安观察
    2023-08-21 14:5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