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生活,如何才能老有所乐?
老年人跳舞不光为了打发时间
在经典喜剧《我爱我家》中,老大爷“傅明”这个角色深入人心。开篇第一集讲的就是傅明刚从岗位退休,初试退休生活便感到无所适从,这一幕,引发了很多刚退休老年人的共鸣。
在通州区北苑街道,有这样一支由退休职工组成的“舞之魂”业余舞蹈队。去年,这支队伍参加了6次市、区、街级比赛,全都荣获头名。
北苑街道“舞之魂”舞蹈队正在排练。摄影 柳爽
调研数据
北苑街道面积约3.3平方千米
共有98个楼院小区,
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12566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1103人
调研样本
缘起:
想给社区营造文化氛围
上周二,当记者来到北苑街道文体活动中心,30多位女队员,正站在木地板上,对着镜子、扶着把杆排练节目。专业的动作、优美的体态,让人根本不敢相信,她们的平均年龄有65岁。
这支业余舞蹈队的发起人叫李文琪,家住玉带路社区,今年67岁了,是北京市舞蹈协会会员,“从小就喜欢这个,但是年轻时候工作忙,顾不上呀。”退休以后,从城里搬到通州住的她,琢磨着重拾爱好。
“刚来通州那会儿,人生地不熟。跳舞,不光为了打发时间,更是想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给社区营造文化氛围。”没想到,在社区和街道的帮助下,李文琪不光认识了好几位“舞伴”,还在2017年牵头成立了舞蹈队。
北苑街道对“舞之魂”的扶持力度可不小。文体活动中心里这间舞蹈排练厅,每周二都供大家免费使用,每周四还能到党群活动中心编排节目;街道还经常给舞蹈队报名各项比赛,几年下来,奖金加上补贴,队员们已经置办了20多套演出服。
欣喜:
没得上“退休综合征”
30多位队员里,去年刚退休的杜娟是位“新人”。“一年学了6支舞,还在市级比赛得了奖,我特有获得感,孩子们都跟着高兴。”很显然,杜娟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满意。
鲜为人知的是,去年夏天,杜娟差点得上“退休综合征”。“由原来紧张、有序的工作生活方式,突然变得清闲、松散,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通州老干部局的活动上,看到了“舞之魂”的演出。
“我也想参加舞蹈队。想问问您,怎么收费呀?”杜娟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自己打听过“行情”——有位早她几年退休的同事,为了充实自己,在市里报名了一个舞蹈培训班,每学一支舞就要交3000块钱,一年下来花了上万元。
杜娟没想到,“舞之魂”根本没有什么培训费,再细问问,发起人李文琪就是队里的舞蹈老师。不是科班出身,李老师教得怎么样?杜娟伸出了大拇指说:“特别棒!她自己去找老师学,回来再教给我们,都是专业动作,不然也拿不到这么多奖呀。”
局限:
场地和师资制约着发展
要是问“舞之魂”舞蹈队给大家退休生活带来的快乐,队员们有夸不完的话、展示不完的演出照片。然而,在大家心中,总觉得这支让自己老有所乐的舞蹈队,可以变得更好。
从红旗厂退休的安贵茹是老队员了,“附近要是能再多点儿公益性排练厅就更好了。”她还记得,2017年队伍刚组建时,活动地点在社区居委会的一个棚子里,怕音乐打扰人家工作,只能每天晚上,借着昏暗的灯光排练,2018年街道文体中心建成,大伙儿才有了专业的排练厅,“但是现在每周只能用半天,确实有点少。要是去社会上找地方,每小时的费用起码得500块钱。”
61岁的队员胡小奎,担心的是李文琪的身体状况。“指导动作、排节目、联系比赛都是李老师亲自来,前几年生了次病,整个队伍就好像没了主心骨。”胡小奎说,舞蹈队曾经找过一个兼职的指导老师,但因为人家有本职工作,根本没精力给老年舞蹈队编排适合的节目,“我希望能有人帮着我们一把。”
调研手记:
发挥好“社区能人”的作用
“舞之魂”业余舞蹈队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功,自然离不开队员们的努力和热爱,社区、街道的扶持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李文琪的作用。她以自身兴趣为出发点,成了这支老年舞蹈队的核心人物,不仅在退休生活中实现了老有所为,更实现了老有所乐。
退休后的生活,之所以容易感到空虚,归根结底,是还没找到新的乐趣。在社区中,一定还有很多跟李文琪一样的“社区能人”。他们对书法、合唱、绘画有兴趣,而且交往能力特别强,特别适合组织起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队伍,服务退休群体,为晚年生活增添乐趣。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舞之魂”舞蹈队里,就不止李文琪这一位“社区能人”。比如,会手指舞的王俊环,每周都要去社区附近的干休所做义工,与她一起去的,还有爱好声乐的孙建华……退休后,仍然在发光发热。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并发挥好这些“社区能人”的作用。
民有所呼
大栅栏街道居民:
“幸福研修苑”的活动让我找到了新的“事业”,跟着宋姐她们一起跳舞,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愉悦心情,帮我度过了“退休综合征”。只是,现在我们队伍里的人员慢慢老化了,很多骨干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能够多增加新鲜血液,再聘请一些专业老师。
通州北苑街道居民:
能够通过舞蹈老有所乐,我们每一位队员都很知足,就是现在活动空间和时间都有限,大家跳得不过瘾。我们也知道街道的公共空间有限,活动的队伍又多,如果能够打破“次元壁”,和周边街道共享公共空间,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活动的频率和品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骜 陈强
流程编辑:u060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